362團8連常年在桂省的桂平縣搞生產,日常軍事訓練非常少。
雖然是農墾兵,但姜利民仍舊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幹得兢兢業業。
提幹後當了整整八年的排長,在團裡的排級幹部中是年齡最大的。
姜利民的父親在疆省軍區工作,生活在京城的母親身體不是很好,姜利民又是家中的獨子。
部隊上為了照顧姜利民,決定安排他轉業。
很快,姜利民所在的2排就分配來了新的排長,姜利民在未正式辦手續轉業之前就成了編外人員。
1978年底,陸軍121師奉中央軍委和廣州軍區命令進駐桂省中越邊境,準備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
王亮道:“在戰前進行幹部調整的時候,利民被調到團輪訓隊負責修理戰術訓練場地,這是一項臨時性的輔助工作,不用上戰場。”
“因為組織部門那邊給利民辦理轉業的手續已快批下來了,他馬上就脫下軍裝,完成轉業手續了。”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鐘。
穿一天軍裝一輩子都是兵。
若有戰,召必回。
更何況姜利民現在的身份還是軍人。
在得到所屬的部隊接到戰鬥命令,要參戰後姜利民下定決心要參加這次作戰。
他三次找到營連兩級領導申請,兩次直接找團首長表決心。
最終團裡終於批准了姜利民的請求,讓他到作戰連隊7連3排擔任排長參加作戰。
“情況就是這樣的,也就是說,利民完全可以不用上戰場的。參戰的機會,是他再三申請才得來的。”王亮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沒有任何的藝術加工。
1979年2月17日凌晨,按照前一天晚上偵察時選擇好的路線。
姜利民帶著他的3排在黎明前一陣黑夜的掩護下,避開敵人埋設的地雷、竹籤和哨位,迅速穿過敵人的防線,佔領了菲咬無名高地西側山腳的有利地形,切斷了敵人向後逃跑的道路。
很快,連指揮所帶領的1排在南同山隘口打響了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