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方隊是以兩種火箭炮組成的。
前一個方隊是40管的122毫米自行火箭炮。
後一個方隊是30管的130毫米自行火箭炮。
牽引火炮方隊是由新型122毫米榴彈炮和130毫米加農炮組成的,共三十二門火炮,均以國產大型汽車牽引。
火箭佈雷車方隊由十六輛火箭佈雷車組成,每輛車裝載8枚火箭佈雷彈。
步兵戰鬥車和裝甲輸送車方隊,由1個輪式裝甲輸送車方隊和3個履帶裝甲輸送車方隊組成。
第2和第3個裝甲輸送車方隊中,每輛車的最後兩名戰士,每人肩扛一具導彈發射筒受閱。
那場面,令無數觀禮的群眾們為之熱血沸騰。
老中青三代人為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何曾幾時,這些裝備,我們是想都不敢去想的,何曾幾時,我們還要用小米加步槍去同擁有世界上最尖端軍事武器的聯合國軍較量。
如今,共和國的軍隊,如你們所願。
滄海桑田,軍隊迎來了劇變,王亮回想道:“40管火箭炮方隊威武地出現在天安門廣場,這支部隊是人民解放軍最早的一支炮兵團隊。”
“在1949年參加北平入城式和開國大典閱兵時,他們使用的全部是繳獲來的美式榴彈炮、日式野炮。”
“到1959年國慶十週年閱兵時,他們使用的是進口的捷克牽引車拉著蘇式加農炮參加閱兵。”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他們換上了國產的大口徑加農榴彈炮。”
“1984年那天,他們裝備著全部國產的40管火箭炮開過天安門前接受檢閱。這支部隊,是我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程序的縮影啊!”
王亮的這番話,恐怕無論是哪位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指戰員聽了之後都不免熱淚盈眶。
是啊,就是那樣一步一步走了過來。
其中的艱辛,其中的辛酸,只有那一個又一個默默無名的軍人們知道。
火箭炮方隊過去了,接著是由一百零八輛坦克組成的六個坦克方隊。
前四個方隊共八十四輛坦克,全部是草綠色。
後兩個方隊的坦克塗有土黃和草綠色迷彩。
“那些坦克,都是我們自行研製的新型坦克。”王亮擦拭著眼角的淚水,說到這些,這位老兵心裡不免有些激動。
由自行榴彈炮、自行火箭炮和自行加農榴彈炮各十六門組成的裝甲自行火炮方隊透過了天安門廣場。
由三種不同型別的導彈組成的海軍導彈方隊。
第一排車上裝載著四枚艦艦導彈。
第二排車上裝載著四枚潛艇水下發射的“巨浪”潛地導彈。
第三排車上裝載著四枚岸防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