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0 基層軍官為什麼在堅持
可是理想同現實之間總是有著不小的差距,計劃,永遠比不上變化來的快。
在軍隊,尤其是基層部隊,年輕的軍官們時時刻刻都要緊繃著一根弦。
軍官,聽上去看上去光鮮亮麗,肩膀上的那一顆顆五角星金光閃閃,但它的分量,格外的重。
三十二歲幹到少校正營,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戰爭年代,可以火線入黨、火線提幹,二十幾歲的團長師長並不罕見。
但在這個準備戰爭的年代裡,考量軍官的細則就變得複雜多了。
“是,首長,我們都捨不得這身軍裝。有些崗位,總得有人堅守著。”指導員羅寧回應道。
王亮點了點頭,從口袋裡掏出煙,分別遞給段海峰和羅寧兩人。
這煙,不是一般人能夠抽得上的。
並不因為它的價格有多麼昂貴,而是因為這是麻栗坡的烈士們抽過的。
只有最好的軍人才有資格點上。
段海峰和羅寧沒有客氣,把煙點上深深地咂巴了一口,愜意。
每當完成一天的訓練,疲憊的身軀躺在山頂。
望著天,望著雲,望著鳥。
再點上一支菸,對於基層官兵來講,這是最舒服的時候。
王亮道:“你們這一代人啊,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上面有老人需要照顧,下面還有孩子,夾在中間的是妻子。繁重的工作壓力,複雜的人際關係,壓抑人性的傳統習俗,令人窒息的競爭環境,對於身體和精神都是極大的挑戰和考驗。”
王亮的這番話算是說到段海峰和羅寧的心坎裡去了,他們這些基層軍人,最頭疼的就是這些問題。
已經不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了,三十歲,已然是而立之年。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家的渴望就愈加地強烈。
尤其是孩子呱呱墜地之後,回家的想法更是難以抑制。
這是和平時期啊,沒有仗要打,我幹嘛還要乾耗在這裡,消磨大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