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6 離開是最無奈的釋懷
評論區。
“老首長,接著講啊,不要停!我這心都要揪起來了。”
“是啊!老首長,您別吊我們胃口啊,後來呢?後來怎麼了?”
“好急誒,我都代入進去了,怎麼還停下了呢?”
“弟兄們,別急,老大姐絕對很有名氣,我正在網上搜資料,待會給你們科普下。”
“樓上的兄弟,沒名沒姓的你咋去搜啊,嗚嗚嗚嗚——”
“好奇心都被勾起了了。”
王亮的這一個小小的停頓讓網友們急得抓耳撓腮,他們非常渴望知道後來又發生了什麼。
每天忙碌的他們哪裡機會去了解這些東西,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敢興趣。
一次偶然的瞭解,便會激發他們無盡的求知慾。
這便是歷史最大的魅力。
老大姐是個命苦的人,她的愛人也是個命苦的人。
兩個命苦的人之間產生了真摯的愛情,所有人都是祝福的。
但在那個血雨腥風,動盪不安的年代裡,真的能有一個好的歸宿好的結果嗎?
王亮繼續道:“革命友誼順其自然地發展成了真摯愛情。單純的年代,單純的愛情。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沒有奢望太多,只想把每一天都過的快樂都過的有意義。”
這就是在那個年代裡革命者的人生觀,懷揣著理想,過好每一天,珍惜身邊的人,快快樂樂地走過每一分每一秒。
水是甘甜的,空氣是清新的,風是和煦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是否還能夠看得到明天的太陽。
每天都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中,抓人,殺人。
許多年後,直到建國,有很多人挺了過來,看到了新中國。
但連年累月的高強度工作讓他們患上了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以致於他們的晚年十分地悽慘。
王亮講的是一個故事,但在講述的過程中總是不可避免地想起了曾經的很多很多戰友。
他們有的倒在了敵人的槍林彈雨之下。
有的活了下來,但惡病纏身,走得痛苦。
但是他們沒有一個後悔的,至少,在緊張而又刺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我們珍惜著每一天,享受著每一天,收穫了友誼乃至愛情。
“1932年,經過組織上批准,老大姐和她的恩人、領導結婚了。”王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