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場到前線醫院要走過396級的臺階,還有漫長崎嶇的山路,而在身後的高地山背,敵人的哨位就在附近。
12名戰友爭分奪秒,為了保持運送時的平衡,後邊的戰友甚至“跪著跑”,在小路上一路狂奔。
李永犬
一名叫李永犬的小戰士看著擔架上的王曙光,哭喊著說:“排長,你只要睜著眼,俺們一定把你活著抬回去!”
王曙光疼得難以忍受,意識逐漸有些模糊,為了讓自己保持清醒,他強迫自己唱歌。
一首《軍營男子漢》,一首《兩地書,母子情》。
多少年以後,王曙光說,當時這兩首歌,前一首給自己打氣,而後一首,是送給母親。
那一刻,我們不知道以為自己必死的他是一種怎樣的心境,只知道他榨出骨子裡最後的勇敢給自己;把最後的不捨和柔情,留給了母親。
當年《解放軍報》曾專門為王曙光刊發了頭版頭條,其中寫道:“大學生排長在前沿建功立業,失去雙腳被抬下來的時候一路還唱著歌。”他被授予了一等戰功。
王曙光負傷之後
榮譽獎章掛在了王曙光病床床頭,可王曙光心裡卻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兒。
“少了指頭,槍還能握住嗎?沒了雙腳,我還能戰鬥嗎?站都站不起來了,我還算是個合格的軍人嗎?”
儘管撿回了一條命,王曙光心情有些消沉。
受傷前,他在戰勝敵人
受傷後,他要戰勝自己
王曙光負傷後
“受傷前,我是在戰勝敵人;受傷後,是在戰勝自己。”王曙光說這就是他的真實寫照。
真正把王曙光從消沉中拉回來讓他下定決心站起來的,其實是一件讓人痛心的事。
王曙光住院後,在他受傷手術後的第5天,戰友李永犬,那個曾在擔架前哭喊叫醒他的小戰士,被一發直瞄火炮直接命中,生命永遠留在了作戰前線,把青春定格在了17歲。
那個曾在自己生命垂危時刻陪自己說話的人,就這樣離開了,王曙光的心比腳更疼。
也是從那時起,王曙光便下定決心,一定要重新站起來。因為在他心裡,他認為自己的命是前線戰友用犧牲換來的,他的肩上還有戰友未完成的使命,犧牲戰友的親人也還需要人照顧。
這30多年,為了能像一名普通軍人一樣站立、行走,王曙光經歷了很多困難。
從邊境到後方,從醫院到假肢廠,十多次次大大小小的手術,若干次被磨爛的殘肢。直到可以穿戴假肢後,幾十歲的大男人又重新學起了走路……
練習走路期間,假肢磨破了一層層肉皮,創可貼用了幾百個。一百多斤的漢子步履瞞珊,經常被人一擠就跌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