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五月份收復扣林山犧牲的烈士一百三十一名。
一九八四年四月收復老山、八里河東山犧牲的烈士六百三十二名。
還有在其它戰場上犧牲的烈士七十七名。
當聽到熟悉的那三個字的時候,孫為民的心裡怎麼可能不起波瀾。
當年,光是他所在的連隊就有整整四十二個兄弟就安葬在那裡,又要見面了,老夥計們。
你們,還好嗎?
“好。”同樣當過兵的周天自然領會到了王亮的意思,把車速提到最快。
好山好水好風光,但灰白色的陵園卻顯得如此觸目驚心。
烈士陵園管理所的所長很通情達理,在說明身份和來意之後,便為王亮一行人敞開了大門。
車子緩緩地駛入麻栗坡烈士陵園,周天不敢開得太快,更別說按喇叭了,生怕打擾到沉睡的烈士們。
漆黑的夜色裡,隔著車窗,王亮往外看著。
這裡是一座白塔山,一座富有氣勢極具威武的大山,令人望而生畏。
下車之後,王亮緩緩踱步。
每年到這來一次,自建成之日整三十年,王亮從來沒有缺席過。
閉著眼睛也能知道哪是哪。
陣容龐大的陵墓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組成,他們本該活著,好好地活著,富有生機與活力地活著
“你們這些騙子,欺騙黨,欺騙軍隊,不可原諒。”
“明明十六歲,不夠參軍的年齡,非要當兵,非說自己十八了。”
“騙子!騙子!”
王亮一邊走,一邊嘟囔著,他生氣。
在那個年代,為了當兵隱瞞年齡是常事,都是自己報年齡,沒有網路,簡單的戶籍登記,武裝部門根本無法核實。
王亮怎麼會不知道,口口聲聲說自己十八二十歲的他們當中有很多隻有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