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粹剛在追到希麟之後,我們這些好友們便一起去西湖泛舟,去市區看電影,在吃西湖邊上的小館子打牙祭,在西湖湖心亭小島上打野鴨。談古論今,好不快樂。”
王亮所想要表達的,是犧牲了的空軍飛行員的日常。
那時他們不過十幾二十幾歲,也都是愛玩愛撩妹的小夥子,他們都是有血有肉鮮活的生命。
同時他們深愛著這個國家,不容許侵略者霸佔這個國家的每一寸土地。
1935年,為了能夠長相廝守,為了給愛人一個承諾,劉粹剛和許希麟兩個人準備在杭市結婚。
空軍最高機構頒佈命令飛行人員二十八歲才能結婚,而在1913年出生的劉粹剛,當時不過二十三歲,同所規定的適婚年齡還差五年。
在愛情面前,一切都無所謂了,冒著被監禁的風險,劉粹剛仍然同許希麟完婚。
王亮講這些是為了什麼,就是在闡述一種思想,什麼思想。
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真正的青春就應該歌頌勇氣和愛,年輕人就應該敢於自我探索和尋找,在自己所生活的那個年代裡開出一朵絢麗的花。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生而為人,純純粹粹的人。
王亮親眼看著,看著二十一世紀的孩子們在像自己一樣大的時候在忙些什麼,差得遠了。
或許,這就是不同的時空裡發生的不同的故事吧。
“1937年10月,已經晉升為上尉中隊長的粹剛率隊北上支援戰鬥,因為天氣惡劣及缺乏無線電通訊器材,在晉省高平迫降時撞上魁星樓壯烈犧牲,終年二十五歲。剛剛新婚一年的許希麟,永遠失去了那個曾經天天在她屋頂上打轉的愛人。”
王亮不願意講這段,但還是要講,要讓後人知道,要讓後人記住劉粹剛這個名字。
生而純粹,直率剛強。
“粹剛是在中國抗戰中擊落敵機數量最多的中國飛行員,共擊落日本戰機十一架,擊傷兩架。在對日空戰中,常以寡敵眾,以弱抗強。”
當劉粹剛犧牲的噩耗傳到南市,傳到許希麟所守的那個家中的時候,痛不欲生。
為何殉情,情比金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