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好像有些懂了。”嘉賓桃子一頭霧水,魏乾坤所講的她明白不了多少,但對於誤差,她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
王亮連連點頭,他可不是看熱鬧的,規則什麼的他都搞明白了。
只有一個二維的剖面,用實景來找相對應點等高線片段,確實不簡單。
這考的根本就不是地理,選手需要具備超強的三維建模能力、空間旋轉能力和山體視角觀察能力。
難啊。
王亮還在摸著下巴思考呢,蔣經建注意到了,便問:“老首長,您還有什麼問題嗎?”
日常互動。
王亮微微一怔,隨即瞥了眼三谷幸太郎,在偽善的外表之下王亮體會到了小人得志的意思。
說什麼都不能讓日本鬼子的陰謀得逞,王亮便道:“我覺得吧,這個專案過於簡單。”
“哦?您具體講講。”蔣經建大喜,後期剪輯又有好素材了!
“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到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足以看出咱們中國廬山的變化多姿的面貌。白居易也評價過‘匡廬奇秀甲天下山’,這就是把廬山放在了中國名山中的第一位啊。再看看富士山,差得就遠了.......”
王亮分別用舉列子、列數字、打比方等方法進行論證,總之是把富士山貶得一無是處。
“所以我認為角度相差完全可以再小,兩度以內,點位偏距也再算,一百米以內,這樣才算上難度嘛。”王亮道。
王亮的目的很明確,日本人一再叫囂著要用富士山當做出題的素材,再結合自己在走廊裡聽到的那段交談,顯然日本選手早就對富士山的相關資料進行了記憶。
四度、二百米,選手早就知道了這個誤差規則。
那個三谷幸太郎肯定是就著這個規則來做準備的,現在王亮提出要改變下誤差,那必然會對他產生不小的影響。
之前所做的準備在很大程度上要付諸於東流。
蔣經建只是主持人,他拿不定主意,不由得看向首席科學評判魏乾坤。
王亮的話無疑是給魏乾坤開啟了思路,“我們科學家團隊需要討論一下。”
果不其然,三谷幸太郎和吉田佑太不約而同的皺起了眉頭。
國際評審戴維斯倒是毫不在乎,聳聳肩,他就是來看熱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