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艦5號(又名陳重平號,噸位:1776噸)
護衛艦10號(有名陳慶瑜號,噸位:1253噸)
掃雷艦10號(又名怒濤號,噸位650噸)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投入作戰六艘艦艇,總排水量計2530噸。
其中:271“錦州”號和274“瀘州”號獵潛艇,排水量:319.6噸
281號和282號獵潛艇,排水量:450噸,滿載的情況下。
396號和389號掃雷艦,排水量:570噸。
王亮解釋道:“我為什麼單說軍艦的排水量呢?在海軍,排水量是用來表示船舶尺度大小的重要指標。在那個年代的海戰中,軍艦的排水量自然是越大越佔據優勢。”
“排水量大的軍艦耐波性強,適航性好。除此之外,軍艦上的空間大,可以有足夠空間裝載補給和作戰物資,遠洋作戰能力強。還有,排水量大的軍艦有足夠空間來最佳化武器配置,使得艦艇綜合作戰效能更好。”
在西沙海戰中,首先實施侵入的是南越驅逐艦16號(2040噸),緊接其後的是南越增派的5號驅逐艦(1776噸)和10號護衛艦(1253噸)。
再看看中國海軍。
無論是掃雷艦艇和獵潛艦沒有一艘排水量是超過600噸的。
“我同敵人正式展開交戰的時候,我軍的四艘艦艇噸位加在一起來都趕不上敵人一艘驅逐艦的噸位。這仗到底該怎麼打?”
王亮做完介紹,網友們均是不約而同地吸了一口冷氣。
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這跟以卵擊石根本就沒有什麼差別嘛。
“是啊,敵人瞭解這個情況,自信啊,他們知道我軍斷然不會開第一槍第一炮,直到臨近我海軍艦艇,南越四艦才同時向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發起攻擊,我方被迫奮起自衛......”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戰鬥場面?
王亮至今記憶猶新。
不像電影裡面拍的,雙方軍艦互相進行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