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誰】
【為了誰】
【我的戰友你何時回】
【你是誰】
【為了誰】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
......
【誰最美】
【誰最累】
【我的鄉親我的戰友】
【我的兄弟姐妹】
在這首唱出了軍人在和平年代的奉獻精神與使命意識、唱出了全國人民對人民子弟兵的感激和那軍民團結的魚水深情的《為了誰》的伴奏下,王亮開始講李向群的故事。
“我可以直接告訴大家,李向群同志的家庭背景,他的出身並不貧寒,他的家在海省。算不上大富大貴,但衣食無憂總是可以保證的。九八年啊,萬元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那百萬戶呢?”
既然王亮要講,那就要講些別人不知道的故事。
“也就是在那個年代,向群的家已經是百萬戶了。他的母親和姐姐經營服裝生意,家裡有兩個服裝廠。他的父親和哥哥搞運輸,家裡光是貨車就有六輛。”
98年,公務員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四五百塊。
“毫不誇張地說,向群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王亮:“因為家裡生意忙不過來,初中剛畢業的向群就跟著父親學駕駛、跑運輸。父親的用意十分明顯,那便是讓他一步步地來,接手家裡的生意,但......”
但那不是李向群的人生追求,更吸引他的是火熱的軍營生活。
那個年代,當兵已經不是什麼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
入伍後的李向群熱枕於學習,無論是軍事技術還是政治理論和科學文化,他都去學。
是啊,那個年代沒有網路,誘惑也少一些,能夠沉得下心來。
但可曾想過,李向群是個富二代啊,他完全可以選擇紅燈綠酒、安逸舒適的生活。
他沒有。
在部隊裡,他參加了法律函授學習,並被評為優秀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