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他成為了一名工兵。
那個年代的工兵,可沒有那麼簡單。
在進攻作戰中,工兵的任務是配合穿插或主攻的部隊,率先掃除敵軍埋設的地雷和障礙,為步兵衝鋒開闢道路。
也就是說,在進攻開始前,工兵是步兵的前鋒,比偵察兵還要先一步衝向敵陣。
要完成這樣的任務,不僅要有一身過硬的排雷破障技術,更重要的是,要有不怕死的精神。
忠誠受命配屬某偵察大隊深入到邊境偵察。
那裡山高林密,溝深霧大,那裡天氣變化無常,經常陰雨連綿。
戰士們就在山林中露宿,還沒有見到敵人,就得先同蚊蟲蛇蟻等毒物作鬥爭。
亞熱帶的氣候,潮溼、炎熱,從北方來的戰士們一時難以適應。
覺睡不好,飯也吃不好。
侵略者更為陰險狡詐,除了佈置了大面積的敷設雷場之外,他們還在樹上做了掛雷,樹葉下的放雷,樹根、草棵上系絆發雷……
一個不小心,一個不留神,輕則斷腿重則粉身碎骨。
忠誠的故事也就從這裡開始了......
四月二十八日凌晨。
收復老山的戰鬥即將打響。
忠誠和他們班的戰友被配屬的步兵三連,參加攻打662.6高地的戰鬥。
在三連副連長命令下,工兵班班長老富帶領全班搜尋前進,為步兵下一步的衝擊開闢道路。
拂曉時分,解放軍強大的炮擊開始了,在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敵人盤踞的662.6高地上頓時硝煙瀰漫,烈焰沖天,變成一片火海,敵屍和工事飛上天空。
敵軍在短暫的慌亂過後也開始用炮火進行還擊,不斷地做著臨死前最後的掙扎,以阻攔我軍步兵的進攻。
在敵軍炮火的瘋狂下,忠誠和戰友們失去了聯絡。
怎麼辦?
原地等待?
還是撤回去?
撤回去,沒有人會罵他是逃兵。
原地等待,起碼是安全的。
但作為一名戰士,忠誠知道,這連綿不絕的槍炮聲就是命令,火光滔天的662.6高地就是自己前進的方向。
沒有絲毫遲疑,忠誠迎著炮火和飛舞的彈片,踏著還在燃燒的樹叢茅草,急速向前衝去。
他,要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