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0 孫為民的家
翌日!
王亮找到了孫為民的家,雖然同樣在市裡,但這是一個很老很舊的小區,如果不是一路打聽,外人很難找到到。
小區應該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建造的,牆體還是裸露的紅磚。
看到孫為民一家老小十幾年來就是住在這樣的環境裡,王亮心裡非常不是滋味。
按照級別,孫德勝無論是離休前後都是配有二百多平米的複式公寓的,作為英雄的後代,他們完全可以繼續住在那裡。
但在孫德勝病逝之後,孫海全也就是孫為民的父親在第一時間便將公寓交還給了組織。
組織上是瞭解孫德勝一家老小情況的,都為國家做出過突出的貢獻。
兒子孫海全戍邊多年,身體落下了不少毛病,孫子孫為民參加過自衛反擊戰,一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立下赫赫戰功。
軍屬們也都是好樣的,婆媳均是工廠裡面的先進分子,丈夫們出征的時候她們不僅努力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堅守著這個家。
當中的辛酸,外人難以體會。
多次被評選為市級、省級擁軍愛民模範家庭。
所以組織上認為他們完全有資格繼續在孫德勝之前的公寓繼續住下去。
但孫為民和父親孫海全毅然決然地拒絕了,在辦完孫德勝公事的第二天就悄默聲的搬出了公寓,沒有驚動任何人。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為什麼?
因為原則!
或許今天這個詞在很多人那裡聽起來有些好笑,甚至覺得很虛偽。
原則?
你不要唱高調了好不好!誰信啊!
但是請你務必要記住,不要用此去質疑那些從火線走下來的老兵,倘若沒有原則,他們何苦放著安逸的日子不過去戰場上拼命?
沒有人去逼他們,更沒有不菲的報酬,他們是自願的,僅僅是出於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與忠誠。
為此王亮也去勸了,但一點用都沒有。
孫家人,辦孫家事,若違反原則,死不入孫家墳!
孫德勝的諄諄教誨已經刻到子孫後代們的骨子裡面去了。
從服從,到認可,再到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