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托夫統帥看到對面的火槍隊在陣線前展開後,並沒有感到奇怪,由於火器的出現,戰鬥開始前投射武器互懟已經成為了戰場常態,然而,當己方投射部隊剛剛進入300大步的範圍,對面沒有點燃火繩就打出成片的彈幕時,羅斯托夫統帥立刻不淡定了……
“這!這什麼情況!一群叛亂者竟然用上了不需要火繩擊發的新式火槍!整個莫斯科公國都沒有這種武器,他們是從哪裡得到的?!”
羅斯托夫統帥不顧形象的對著周圍的將領副官咆哮著,羅斯托夫軍隊統帥出身軍事大貴族家庭,一直對軍隊作戰深有研究,莫斯科公國比蒙古人還要重視火器的發展,這些掌握著軍權的大貴族自然對火器十分了解。
火繩槍簡單易學,給一個沒摸過火槍的農夫訓練一週時間,就能拉上戰場,如果只要求會開槍的話,甚至只需要教導一天時間!
火器讓最卑劣的雙手可以輕易殺死最高貴的騎士,這句話早已在整個歐洲流傳開來,雖然讓貴族階級十分不喜,但常年征戰的貴族階級可不是迂腐之人,真正的迂腐之人也無法長期屹立在權利的巔峰……
因此,莫斯科公國的軍隊中,始終裝備著數量不菲的火繩槍,哪怕火繩槍有雨天無法射擊,命中率低下,裝填困難繁瑣,有可能炸膛傷己等等大量的缺陷,俄羅斯人還是對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愛不釋手。
自然而然的,玩慣了火繩槍的俄羅斯貴族心裡很清楚不需要火繩操作,對於火槍的提升多麼巨大!
火繩槍的裝填步驟中,有三分之一的操作是對火繩的處理,而且因為火繩的存在,火槍的氣密封閉性始終很差,去掉火繩不光是裝填效率的提升,更是能大大提升準確率和有效射程!
當羅斯托夫軍隊統帥看到對面的火槍兵在300大步外開火的瞬間,就明白了對方火槍超出火繩槍的優勢,這不是一款實驗性質不穩定的新式武器,而是一款成熟到實戰中也不會出現大問題的制式裝備!
這一剎那,羅斯托夫軍隊的統帥甚至懷疑莫斯科公國中湧入了大量敵方間諜,甚至有了大批次運送武器的能力。
不過很快羅斯托夫軍隊的統帥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原因很簡單,莫斯科公國的鄰居中,無論是國力人口面積最強大的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還是崛起中的瑞典王國,乃至更加落後的蒙古後裔各個汗國,都沒有傳出裝備新式火槍的訊息。
即便是外國支援本國叛軍軍備武器,這種好用的新式武器也要先給自家軍佇列裝吧……
可惜,給羅斯托夫統帥思考這種問題的時間並不多,因為在對面三輪排槍過後,己方那士氣並不高的投射部隊,還沒等進入指定的射擊位,就灰頭土臉的退了回來。
跟在後面數十米距離的肉搏部隊,也果斷的停下了腳步,緩緩向後退去。
羅斯托夫統帥瞠目結舌的看著己方第一次進攻如此‘草率’的被打退回來,心裡湧現出一種殺人的衝動……
“一群廢物!飯桶!就算對面的火槍射程多出了100大步,他們就不能英勇的衝過去射擊嗎?才死了那麼點人就退了回來,這特孃的是誰招來的兵!”
這個時代的精銳步軍大多數都是由職業傭兵組成,根本沒有所謂的國家常備軍,傭兵無論戰鬥素質多麼高,賺錢惜命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很少有僱傭軍願意經受太大的損失。
而且莫斯科公國募集的軍隊,可不是軍事統帥一人糾集的,而是層層疊疊由各級擔任軍官的貴族們去招人,拿著盧布在僱傭兵市場揮霍,才拉出來步兵精銳來,就連那些徵召農兵,都是各個地方的貴族一批一批聚攏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