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壁很光滑,踩上去感覺也很瓷實,看不是這夥人使用什麼方法短時間挖的這直上直下的洞,還如此堅固。
下到洞底,蕭偉眼前一亮,豁然開朗。
原來洞底比上面要大得多,大約已經有十來平方那麼大了。洞壁上插著一盞明晃晃的燈泡,把整個洞底照的雪亮。
蕭偉解開拴在腰間的繩索,眼睛適應了一下強光,然後四下打量了一下,這才看清楚。
洞的中央支著一臺鼓風機,風口朝上,風口上還有一個罩子,這樣讓風不是直著往上吹,而是往四周散開。此刻,鼓風機正一刻不停的往洞裡吹著外面的新鮮空氣。
鼓風機上面連著一根長長的鋼絲,上面綁著一根電線,向上直通到洞口上面。
蕭偉猜想,剛才放鐵鍬的地方里面一定還有一組蓄電池,給鼓風機供著電,甚至可能還有小型的發電機。
這個地方有三十多米深了,一旦鼓風機沒電了,那下面的人很快就會窒息死亡的。
蕭偉不禁為自己悄悄捏了把汗。
緊接著小五也下到了洞底。
此刻最先下到洞底的小田正在拿著洛陽鏟在洞壁四周一下一下的探著,每探一下,都是小心翼翼的慢慢往土裡插,而且每次拿出來洛陽鏟都會很仔細的看著鏟身帶出來的土。
而蕭偉和小五則是負責把挖出來的土用土筐裝好,然後用拴在鼓風機上的一部對講電話和上面聯絡,讓上面的人把土筐拉上去把土倒掉。
蕭偉注意到,洞底四周的土都是黑土,和陵臺上面的黃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蕭偉聽張虎寶介紹過,自己也多少了解過一些關於古代陵墓的知識。
古代的帝王和達官貴族在修建陵墓的時候,為了防腐、防水,往往實在陵墓開挖完成後,用厚厚的大型的木炭鋪地和砌牆,然後將陵墓修在木炭圍著的墓室裡,最後上面再用木炭整個將陵墓中心蓋住。
因為木炭既防腐又防水,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持陵墓的乾燥和隔絕空氣。
但由於年代久遠,地質水文也發生了變化,再加上長期的腐蝕和地下水的浸泡,當初的整根的大型木炭早已腐朽坍塌,水的侵蝕和上面坍落的土與這些木炭灰混雜在一起將整個墓室淤塞滿了,這就是這裡黑土的形成。
有經驗的盜墓賊能根據土質的變化,就能判斷出現在所處的陵墓的位置,黑土的出現也就意味著已經到達了陵墓的頂部,而那些陪葬的文物也都埋藏在那些黑土裡面。
難怪小田用洛陽鏟是如此小心翼翼的探著。
就這樣,挖了有幾個小時,對講電話裡傳出孫勇的聲音,讓下面的人都上去,今天的活就幹到這裡。
蕭偉看了一下手錶,時間是凌晨四點鐘,也就是說,他們幹了有四個多小時。
蕭偉暗暗估算了一下工作量,這四個多小時也就挖了有兩方土左右,工作量也不算大。
小田指揮蕭偉和小五收拾好東西,然後挨個被上面的人拉了上去,同時也把下面的鼓風機、洛陽鏟、電話等物也都全部帶了上去。
出了洞口,外面依舊是一團漆黑。
孫勇又讓大家按照原樣把鐵鍬、繩子等工具藏好,步行返回關考現家。
臨走時蕭偉注意看了看,沒發現從洞底挖出的黑土,應該是被關考現和小旦他們找地方給掩埋了。
這次孫勇沒讓把鼓風機、電話等物拿回來,也就地埋在陵臺上面。
回來是按原路從村外返回的,回到關考現家已經將近凌晨五點鐘了。(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