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贗天子> 第三十五章:江淮局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五章:江淮局面 (3 / 3)

“啊這…”數名屬官都是對視幾眼,這位史閣部的內心想法到底如何,眾人可都看得明白。

話是這麼說,那是人家謙虛,自己該怎麼叫還得怎麼叫。

......

由於甲申事變以後,各地局勢變化甚快,加上弘光立國一年,毫無建樹,以至於現在各地總兵遍地,連總督、督師也不再新鮮。

在山東一地,就有大順、大明兩個正選總兵,還有三個巡撫。

其中大順的總兵是趙應元,現在有兩個叫趙應元的,其中一個是在北京降清的,第二個就是李自成任命的這個山東總兵。

大明委派的仍是崇禎年間的山東總兵劉澤清,不過這貨現在已經身為江北四鎮之一,因定策功封東平伯。

雖然劉澤清仍為山東總兵,但他的部下卻並不在山東,這小子怕死,在聽聞清軍入關後,便直接跑到江淮來了。

歷史上崇禎十七年,劉澤清才升至山東總兵,大順軍迫近北京時,崇禎帝單發聖旨讓他率部火速入衛京師。

但劉澤清不敢與大順軍為敵,謊稱墜馬受傷,拒不奉詔。

不久大順軍進入山東,他帶領主力向南逃至淮安,在南京諸臣商議立君的問題上,他起初迎合東林黨人錢謙益、呂大器等主張擁立潞王朱常淓。

後來黃得功、高傑、劉良佐和馬士英已經決策擁立福王朱由崧,劉澤清立即搖身一變,加入了擁福的行列,成為定策四鎮之一。

聽到史可法被撤的訊息,劉澤清是有些擔心的。

因為史可法督師江淮多年,他是個什麼秉性,四鎮將領多已經摸透,明白史可法不可能控制得住局面。

高傑在時,由於他部下兵多將廣,四鎮還聽從史可法的督師檄令。

高傑一死,史可法拒絕其子高元爵的拜師,更是在四鎮兵將面前暴露出了看不起武人的內心。

從此以後,四鎮兵將對史可法多是明面尊奉,實不從調,忠義如黃得功也多次手撕督師檄令。

對此,史可法也束手無策。

歷史上多鐸處理好山東以後,於五月南下揚州,史可法就曾多次檄令江淮諸鎮兵雲集杭州。

但真實情況是,沒有人來。

史可法在睢州對高元爵的舉動,已經失了人心,就算這次朱慈烺不撤了他,這個督師也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所以在淮安的劉澤清聽說史可法被撤了,第一個感覺是憂心。

這個新上任的堵胤錫,據說是有點本領的,能在四川讓四川明軍對他俯首帖耳,說明這個人不簡單。

劉澤清土皇帝日子沒過夠,自然擔心地位受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