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蔣高義逼得家破人亡。
今天,蔣高義也終於成了一個流亡之犬。
蔣家沒了。
另一箇中陽巨頭陳洪泉又和李長恭涇渭分明。
在原本蔣高義所處的行業中,李長恭已經成為了實打實的巨頭。
商人逐利。
李長恭作為商人當然不會例外。
在蔣家倒了之後,再度上調價格,恢復到原本的售價。
這時。
市場已經沒了任何選擇。
想要賺錢,就必須得從李長恭這裡拿貨。
除了那些早已和李長恭簽訂進貨合約的傢伙外,皆被這一招搞得叫罵連天。
然而。
李長恭對此充耳不聞。
他們的死活,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接下來,東山上下,鉚足勁生產,開始露出比蔣高義還要鋒利的獠牙,向外快速擴張。
在范陽郡地區,東山李家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尤其在中陽和潼隆兩個地方,每日上架的貨物甚至堅持不了半天,就要賣脫銷。
即便漲價,門口依然會排起長隊。
對此,市場上的商賈也只能說八個字:“東山李家,日進斗金。”
這話不是誇張。
現在李長恭的狀態就是這樣。
不說在整個幽州,但在范陽郡中,他的盈利已經名列前茅。
最高一天,淨利潤就達到了五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