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笑道:“不過是一件小事罷了,恩師正在編纂《漢書》。”
郭嘉正色道:“主公,此法乃是主公所創。”
呂布見郭嘉說的鄭重,稍作沉思也是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這是學問上的,一旦這種方法為世人所承認之後,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不過呂布心中還是有些愧疚的,畢竟這種方法不過是自己拿來用用的,算不上創造,不過誰讓當前天下並沒有呢,這份功勞就姑且算在自己的身上了吧。
晉陽學堂之內,蔡邕負責編纂的《漢書》也到了最後的階段。
呂布進入房間內,並沒有驚動忙碌的蔡邕和一些文人,這些文人大多是仰慕蔡邕的學識,前往幷州也僅僅是為了幫助蔡邕完成《漢書》的編纂,對於州牧府的招攬,則是拒絕了,在他們的眼中,擁有官職又能如何,死後大多成了一抔黃土,而編纂史書,則是莫大的功勞,哪怕僅僅是在史書之上留下他們的名字,就足矣。
“拜見晉侯。”一名文人看到紙上有黑影出現,待看清是呂布之後急忙起身行禮,他們畢竟是在呂布的地盤上,雖然拒絕了州牧府的招攬,對州牧府的官員還是很恭敬的。
這一聲也驚動了忙碌的蔡邕,抬頭看了呂布一眼“奉先何事?”
“恩師,學生有事詢問。”呂布道,畢竟這件事牽扯的有些大了,蔡邕本身就是飽學之士,定然能夠看出更多的利弊來。
蔡邕交代了一番之後,起身向著書房而去。
“莫非是奉先覺得督察府之事有不妥之處?”蔡邕道。
呂布訕訕一笑,對於督察府的事情,他知道蔡邕心中肯定是介意的,畢竟這是改變了大漢四百年的規矩,祖宗之法不可變對於文人而言十分重要。
“恩師,學生前來,乃是為了另一件事。”隨後呂布將事情娓娓道來。
蔡邕湊近呂布遞過來的紙張看了良久之後,大笑道:“不想奉先竟然有此奇思妙想。”多日來對呂布的不滿,也因為這件事而消散了不少,天下人都以為他的關門弟子是個武夫,蔡邕何嘗不想反擊,文人重名,尤其是蔡邕這樣的大儒,對於名聲更加的愛惜。
“一旦將此法公佈天下,看何人還敢亂言。”蔡邕冷哼道。
呂布不解道:“恩師,此法不過爾爾,不足以令天下人震動吧?”在他的認知裡,那些文人一個個都是高高在上的。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