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攻大宛城池的過程中,烏孫方面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同時面對大宛和晉軍的進攻,更是讓烏孫大軍難以阻擋,尤其是晉軍的突然進攻,更是加快了烏孫大軍失敗的速度。
沉思良久之後,烏孫王道:“本王先行率領騎兵離開,你們前往馬合城與本王會合,待本王率領你們回到烏孫之後,一定會向這些人慢慢的清算的。”
軍中將領紛紛稱是,心中難免有些悲哀,他們擔心烏孫王的安全,同時也希望烏孫王能夠在軍中與他們一起迎戰敵軍,共渡難關,不過烏孫王從戰場上安全的離開,能夠讓軍中的將領少了諸多的牽掛。
王旗仍舊在烏孫大軍之中飄蕩,烏孫王則是率領騎兵離去,這些騎兵之中,不缺少神情狼狽之人,在對戰大宛騎兵的時候,烏孫騎兵展現出了強橫的實力,但是在晉軍騎兵的面前,烏孫騎兵的戰鬥力顯得是那般的脆弱,這等情況也是軍中將士難以接受的,身為烏孫軍中的騎兵,乃是他們的驕傲。
以往的戰鬥中,烏孫騎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現在,他們不得不迅速的離開戰場,躲避晉軍的追殺。
飄蕩的王旗,能夠讓烏孫軍中的將士更加的安心,將領只需要不斷的命令士卒阻擋敵軍的追擊即可。
交戰的失敗,對於軍中將士會產生莫大的影響力,而現在,軍中士卒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儘快的從戰場上離開,他們不想就這般死在戰場上,即便是實力強悍的烏孫騎兵,在遭遇到失敗之後,也是相同的表現。
烏孫王離去,烏孫大軍仍舊在晉軍和大宛軍隊的追擊下狼狽逃竄,在追擊的過程中,能夠給烏孫大軍帶來最大傷害的乃是兩方的騎兵,騎兵在戰場上有著步卒難以企及的速度,他們的追擊,會讓更多烏孫計程車卒倒在戰場上,這等情況,對於烏孫的將士而言才是影響最大的。
但是在交鋒之中,烏孫將士不敢與大宛和晉軍有著更多的糾纏,他們此時最為重要的任務,就是從戰場上離去。
烏孫之中多有猛士也,在面對晉軍追擊的時候,不時會有烏孫計程車卒調頭殺向追擊的晉軍和大宛軍隊,他們是驕傲的烏孫勇士,縱然是敵軍的實力又能如何,在敵軍的追擊下這般狼狽的逃竄,對於烏孫的將士來說就是莫大的屈辱。
轉頭迎戰,雖說會戰死疆場,卻是沒有埋沒烏孫勇士之名。
戰場上,這樣的烏孫士卒是不在少數的,他們在以往的戰爭中,為烏孫王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是現在他們卻是淪落到了這般的地步。
書客居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