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于禁投靠晉軍的時間並不久,卻是能夠在晉軍之中取得這般的成就,當然,以于禁的功勞和能力成為戰神殿三十六將之一,也是應該的。
這是對於于禁作戰功勞上的肯定,在西羌大軍進犯涼州的時候,正是于禁率領軍中將士浴血奮戰,才有了涼州之穩定。
戰神殿中前十二名的將領沒有調動,而張燕的位置則是下滑了一些,江東戰場上的失敗,讓張燕在戰神殿的排名下降了一些,這等懲罰對於軍中將領而言,絕對是殘酷的,他們是軍中將領,自然希望能夠得到更高的地位,讓他們在戰神殿之中的名次下滑,就是對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有所不滿。
這樣的道理,軍中的將士自然是明白的,不過這也是晉軍之中制度嚴明的體現。
想要讓自己的地位得到提升,就必須要有相應的功勞才行。
與此同時,孫權、曹丕、劉琮亦是得到了朝廷的封賞,雖說是封為了鄉侯,但是手中沒有實權,最多是享受著鄉侯的俸祿罷了,此舉也是為了安撫這些人的。
就在封賞文官武將之後,晉國前往西羌的隊伍出發了,此行乃是臧霸、辛評前往,率領三千將士前往西羌。
他們此行的任務,不僅是為了出使西羌,更是為了將西羌奪取,經歷之前的戰爭之後,西羌元氣大傷,大軍統帥越吉為涼州軍於戰場上斬殺,丞相雅丹為晉軍生擒,十萬大軍逃回西羌的不足五千人。
以西羌國目前的情況,即便是國王徹裡吉想要繼續對戰晉軍,也難以得到國中子民的擁護。
出動十萬大軍,對於西羌國來說是巨大的挑戰,要知道西羌本就地處貧寒偏僻之所,供應十萬大軍的作戰,讓西羌國更是雪上加霜,最讓西羌之人無奈的是,在這場交戰中,西羌的大軍在對戰晉軍的時候失敗了,這樣的失敗就意味著西羌大軍之前的付出全部是白費的。
出使西羌,彰顯出的乃是晉國的威嚴,讓西羌之人明白,進犯晉國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甚至他們的國家都要在這次的戰爭中之後覆滅。
西羌丞相雅丹隨同大軍前往,在見過呂布之後,丞相雅丹的待遇好了很多,如今就要帶領晉國大軍前往西羌,他的心中亦是有著諸多的忐忑的,特別是晉軍將士在戰爭之中有著什麼樣的手段,雅丹可是親眼所見,以西羌的實力,想要擊敗晉軍的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book72654/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