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走後,呂虔的心中不能平靜,原本他以為這次的戰事之中,他只能跟隨曹操在城內奮戰,最終為敵軍所消滅,沒想到出現了于禁,于禁投考晉國的事情,在曹軍之中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表面上軍中的將領對於禁自然是痛罵不已,然而戰事進行到這等地步的時候,他們還會有之前的態度嗎。
于禁選擇了晉國,是曹軍的叛逆,但是當晉國一統天下之後呢,于禁就是晉國的功臣。
呂虔明白,其實軍中有著不少人是想要投靠晉軍的,尤其是在晉軍接連的攻城之後,軍中將士這樣的念頭肯定會更加的強烈。
投靠晉軍之後,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僅僅是這一點的誘惑,就是許多的將士難以拒絕的。
對抗晉軍,很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在接下來的對戰中死在戰場上。
生死之間的抉擇,這些沒有經歷過戰事的將士,很容易就能做出選擇。
“或許投靠晉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吧。”呂虔喃喃道。
呂虔能夠想象,一旦他投靠晉國開啟城門迎接大軍進城之後,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原本就士氣低落的曹軍將士,還能夠對抗如狼似虎的晉軍嗎。
這場交戰的結果,似乎在沒有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選擇呂布之後,有著諸多的好處,首先呂布是武將出身,在呂布的麾下,不至於說出現文人對武將輕視的現象。
而晉軍之中有著明確的制度,即便是普通計程車卒,透過自身的努力,也能夠走到一部將領的位置上,這一點對於普通計程車卒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多少精銳計程車卒,就是因為沒有得到這樣的機會,只能在軍中碌碌無為。
晉軍將士驍勇,在對戰敵軍的時候,很少聽說有晉軍的將士逃離戰場的情況發生。
種種的原因考慮之後,呂虔決定鋌而走險,在曹軍的最後時刻,投靠晉軍,他的投靠如果成功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曹軍的徹底失敗。
這件事情,呂虔提前不打算告知軍中的將領,于禁挑選在程昱身死之後前往軍中勸說,其實也是為了防止訊息的走漏。
從呂布展現出來的手段來看,曹軍想要在對抗晉軍的道路上走的更遠,顯然是不可能的,僅僅是刺客的刺殺,就能讓城內難以安穩下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