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龐大,他們完全可以迂迴到曹軍的一側。
中間的戰場上,晉國大軍的進攻仍舊在持續進行之中,曹軍的鐵蒺藜給晉國將士製造了不小的麻煩,如果不是因為這些鐵蒺藜的話,恐怕曹軍早就已經失敗了。
趙雲明白曹軍這般拖延戰事的目的何在,曹軍想要以連弩軍突破晉國的大軍,呂布同樣如此。
但是現在於戰場上取得突破的乃是晉國的大軍,曹軍的連弩車在戰場上為晉國的大軍所牽制,當晉國大軍的連弩車攻破當前于禁所在的防線之後,迎接曹軍的必然會是慘痛的損失。
戰事進行到這樣的地步,無論是任何一名主帥都不會輕易的放棄戰爭的,他們都想要在交戰中為己方獲取更大的優勢。
然而戰爭是殘酷的,有戰爭的地方必然伴隨著死亡,其中曹軍在這次的交鋒中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多少曹軍的將士永遠的倒在了戰場上,這對於一名君主而言其實並不是算什麼,他們最為在乎的是大軍能夠在戰場上取勝,唯有勝利,方能讓大軍取得進一步的發展,一旦失敗,就意味著失去了征戰天下的資格,從此天下間的征戰與這名君主再也沒有大的干係了。
所以曹軍不會在這場交戰中輕易的放棄,哪怕是曹軍當前的局勢已經進入到了糜爛的局勢之中,曹軍仍舊在堅持著,他們在等待著己方的連弩軍能夠在最後的關頭突破敵軍的防線。
曹軍依靠鐵蒺藜這樣的手段,延緩了晉國連弩軍的進攻,而晉國大軍在戰場上則是憑藉著嚴密的防守和強悍的實力防禦著曹軍的進攻,左側的戰場上,晉國大軍雖說處於被動的地位,但是他們在作戰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實力卻是極為堅韌的,尤其是陷陣營的將士和軍中的騎兵,不時給曹軍造成一定的威脅。
曹軍缺乏床弩這等利器,在交戰的時候吃了不小的虧,在最初交戰的時候,曹軍的床弩損失殆盡,這也就造成了他們在戰場上想要給晉國大軍的防線造成威脅成為了一件困難的事情。
在盾車的防禦和陷陣營、騎兵的進攻面前,曹軍的攻勢被延緩了下來。
李典已經接連得到了中軍傳達的命令,主要的意思就是讓他儘快的攻破晉國的大軍,李典何嘗不想突破晉國大軍,但是晉國大軍的防禦實在是讓李典頭疼不已。
“李將軍,而今晉國大軍已經攻破程普和呂虔兩位將軍率領的大軍。”曹真聲音略顯低沉的說道。
李典聞言面色大變,程普和呂虔的牽制對於曹軍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兩人的戰敗,意味著晉國大軍將會失去牽制的力量,在這種時候,晉國大軍一旦對曹軍的中軍進行威脅的話,將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傳令軍中將士,加快進攻步伐,同時防止敵軍的騎兵和陷陣營的突襲。”李典命令道,他明白了曹操為何會接連傳達命令前來。
在以往的對戰中,曹操給人的感覺就是沉穩,仿若一切都在曹操的操控之中,但是李典此時明顯的感覺到了曹操的急切,同樣的事情放到任何的將領身上都會如此。
書客居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