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躋身三十六將之列,足以看出太史慈在武藝上的造詣,但華雄同樣是一個字元之刃,他對於自己定位?有著絕對的信心,不然也不會調轉馬頭殺奔太史慈了。
在華雄出名的時候,太史慈不過是無名之輩罷了,華雄對於太史慈自然沒有太多的畏懼。
長刀翻飛,笨重的長刀在華雄的手中顯得極為凌厲,但是長刀的攻勢不僅為太史慈化解,華雄反而要應對來自太史慈的進攻,從這等凌厲的雙戟之中,華雄感受到了強烈的威脅之意。
雙戟相對於長刀而言,有著巨大的優勢,其在戰場上有著更加多端的變化,這樣在應對敵軍的過程中,雙戟能夠不斷的給敵軍制造麻煩。
長刀厚重,刀法講究的是沉穩,使用長刀的將領,大多子啊力量上有著獨到之處,華雄自負力量還是比較出眾的。
不過在這樣的交手中,華雄不會因為太史慈展現出來的武藝而有所退縮,他這次的出手,就是要將太史慈斬殺,從此讓晉國的將領不敢小覷華雄之名,這也是許多武將極為重視的。
文人哀嚎名聲,放在武將的身上同樣如此,尤其是在戰場上,武將對於自身的名頭更是極為重視的,他們可不希望在對陣敵軍的過程中為敵人所輕視。
一名合格的武將,對自身的名聲重視,對自身的武藝同樣也要有著信心,若是連將領對於自身的武藝都缺乏信心的話,這樣的武將想要在戰場上有著更大的作為也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信心,正是武將所需要的,而這樣的信心,需要的是在一場場的交戰中斬殺敵軍的將領。
這些年來,華雄的名頭正在逐漸的減弱,對於這一點,華雄自然是明白的,他要做的就是在戰場上斬殺敵軍的將領,讓自己的名頭重新震徹天下,告訴所有的武將,他華雄仍舊是猛將,想要與他對戰,需要進行慎重的考慮。
華雄的這種心思,在武將中很常見的。
然而華雄挑選立威的物件,不是那麼容易戰勝的,太史慈接到的命令可是將華雄的人頭帶回去。
“華雄受死!”太史慈暴喝一聲,雙戟如龍,向華雄而來。
華雄眼神一緊,這樣的招式在之前對戰的過程中太史慈並沒有展現出來,可見在方才交戰的過程中,太史慈並沒有動用全部的實力,這樣的發現,給華雄帶來的是心驚膽戰的感覺。
長刀迎了上去,但是這次的交手,與之前的交手,給了華雄明顯不一樣的感受,長刀陷入雙戟的進攻之中,宛如陷入泥潭,想要在雙戟的進攻範圍內給太史慈造成足夠的威脅都是難以做到的事情。
這樣的情況讓華雄有些心急,他需要勝利,但是不需要太史慈在戰場上的神勇。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