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雄和曹純在這方面有著深刻的體會,他們最不想面對的便是晉國的騎兵,但是戰事進行到了如今的地步,他們沒有其他的選擇,唯有不懈的衝殺下去,才有可能會取得更大的成功,這場交戰,最為重要的就是勝利,如果在交鋒之中,不能勝利的話,之前的一切都是虛妄的。
從徐州戰場趕來的于禁,率領兩萬名大軍負責正面的戰事,當前曹軍將領之中,以于禁、李典經歷過的戰事是最多的,在指揮作戰方面,兩人更是有著獨到之處,這也是李典在河南尹的戰事失敗之後,曹操只是象徵性的做出懲罰的緣故,否則的話,就算是于禁有一百顆腦袋也不夠曹操砍的。
河南尹的戰事,其實是三方戰事的重要轉折點,正是因為和河南尹的丟失,讓晉國大軍得以迅速的逼近了許都,令曹軍不得不做出應對,而李典作為河南尹的守將,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
不過當前最為重要的是對戰能夠勝利,只要在這場交戰中取得了勝利,不但失去的東西能夠重新回到他們的手中,甚至會得到更多的城池,這邊是取勝一方所能夠得到的好處,多少將士征戰沙場,為的的便是這樣的功勞。
勝利,是最能夠調動軍中將士戰鬥激情的,一支隊伍經歷過的勝利越多,他們在交戰之中就會展現出更加強大的戰鬥力來。
這是有著一定的道理的,不斷勝利的大軍,軍中將士在應對戰事的時候,有著充分的準備,他們不會對於取勝有著信心,而經受失敗的一方,到了戰場之後,很有可能會變得患得患失,他們擔憂戰事失敗之後將會有著什麼樣的後果,雖說這種擔憂在軍中將士的身上都會出現,士氣低落的大軍,展現的卻是尤為明顯。
李典率領兩萬名大軍負責右側的戰事,呂虔和程普率領兩萬大軍負責左側的戰事。
此時曹軍就是以于禁、李典、呂虔和程普,作為戰爭的重要指揮將領,將領在應對戰事的時候有著什麼樣的表現,對於普通的將士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若是一名將領在應對敵軍的時候,並不會表現出慌亂的情緒的話,軍中士卒在交戰的時候,表現的將會更加的頑強。
左右中三支大軍的統帥,需要執行的就是曹操下達的命令,下方的將領則是執行三人的命令,這也是曹軍選擇的作戰方式,不僅如此,在晉國大軍中同樣如此。
傳達明白的時候,可以依靠傳令兵和旗手進行指揮。
將領馬南負責連弩車之事,在曹軍之中,足足有著兩千餘架連弩車,作為能夠改變戰場上的形勢的一支軍隊,曹操對於連弩車的發展與訓練是極為重視的,唯有讓連弩車在交戰的時候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方能在接下來的征戰之中有更加突出的表現。
連弩車,自從出現在諸侯的事業之後,便被重視,孫權甚至為了得到連弩車的打造方法而與曹軍配合。
交戰,讓諸侯對於軍力更加的重視,無論是曹軍還是江東軍之中,皆是有著重騎兵、精銳的輕騎兵、重甲兵,這就是戰事的不斷變化帶來的巨大改變,不能適應這樣變化的諸侯,將會逐漸為戰爭所淘汰。
夏侯恩負責霹靂車的事情,夏侯傑負責床弩之事,夏侯尚、曹真、郝昭等將領,則是在紅軍待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