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奪佔鄴城,在呂布的意料之外,鄴城乃是袁紹的根基之所在,在鄴城經營多年的袁紹在城內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袁紹在冀州多年,暗中忠誠於袁紹的不在少數,這些都是能夠威脅到呂布統治冀州,呂布需要的都是一個安穩的冀州,而不是一個動盪的冀州,冀州盛產糧草,若是能夠為幷州軍提供助力的話,在將來的戰場上,幷州軍將會避免缺乏糧草的短板。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在更多時候比拼的是諸侯的底蘊,動兵之後就意味著會有源源不斷的糧草物資需要消耗。
且說袁紹無奈之下率領士兵離去,在城內碰到了不少的幷州軍,衝殺出鄴城之後,身邊僅有五千餘人,袁紹的神情有些惶惶,鄴城之內的動盪,讓更多的冀州軍沒有了戰鬥力,面對幷州軍的時候更多的人選擇的是放下兵刃投降,不然的話,他豈會有而今的局面。
回頭看了一眼身後不遠處的鄴城,袁紹咬牙道:“來日本侯必定會回來的。”
跟隨袁紹離開鄴城的重要的文官武將神情間滿是惶恐不安之色,可見幷州軍攻破鄴城之後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震撼。
“主公,當前之事乃是離開冀州。”逢紀面如死灰,他是跟隨袁紹逃出來了,然而逢家的人卻是留在了鄴城,不僅是他鄴城許多官員的家人都在鄴城,這樣的情況對於袁紹來說是極為不利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毅然捨棄家人,跟隨袁紹到青州去發展。
逢家在鄴城多年的努力,伴隨這一戰的失敗而化為烏有,回首一想,逢紀心中隱隱有些後悔,原本逢家就是冀州有數的世家,被袁紹重用,逢家在冀州必定越來越強大。
逢紀將這一切歸結於許攸的短視,若不是許攸投靠呂布的話,憑藉幷州軍的實力想要奪佔鄴城是很困難的。
經過這一戰之後,他們也明白,此時的袁紹若是不能在青州崛起的話,就只能在諸侯之中沒落了,跟隨這樣的君主,暫時是看不到光明的,不過身在大軍中,卻是由不得他們。
袁紹長嘆道:“可嘆冀州數萬之士,竟然這般敗在了呂布的手中。”
“主公,青州能征善戰之士尚且有三萬之眾,未嘗沒有重新回到冀州的機會。”逢紀勸道。
袁紹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道仇恨的火花,他與呂布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傳令大軍,加速前進!”袁紹命令道,此處距離鄴城不遠,呂布平定鄴城之後,定然不會這般輕鬆的放過逃走的冀州軍。
驀然,大軍的左右兩側出現密密麻麻的騎兵,伴隨著隆隆的聲勢向著冀州軍而來,正是在攻城之時一直沒有出現的狼騎。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