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婁曉娥也是厲害人物,毫不在意的說道:“我當然是同意的啦,你看楊廠長這麼支援咱們,咱們當然要好好感謝楊廠長了。”說著又拉著何雨柱給楊廠長敬了一個酒,說了一通感謝的話,他們這事算是穩了。
事情到這還沒完,婁曉娥哪裡會放過報復的機會,話鋒一轉直接問起了李昭:“李副總工,你這也結婚一段時間了,什麼時候要孩子啊?”說著還笑眯眯的看著蘇雅,好吧,這是絕殺。對於有長輩在場的情況下,問什麼時候要孩子,這絕對是致命的問題,沒有什麼比這更能吸引長輩的注意。
果然聽了這個問題,張師長特別感興趣,說道:“是啊,你爸還有你岳父可都是著急抱孫子呢,你們可是要抓緊了,有什麼計劃沒有?準備什麼時候要,要幾個?”好吧他這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李昭還能怎麼辦,只好敷衍了事了,總之理由可以一大堆,反正又不能把他們怎麼樣,這個時候臉皮一定要厚。
一頓飯吃的算是賓主盡歡,最後娜斯佳還是問出了他感興趣的內容,就是李昭改造的是什麼機床。這個問題還是楊廠長回答的,更是邀請她明天去看李昭改造的大毛四十年前產的機器,這算是幫李昭解了圍。
吃過飯李昭開車送眾人離開,先是把王珺送去軋鋼廠。送了王珺後,李昭開口說道:“張伯伯,今天咱們說的這些內容沒有什麼問題吧?會不會洩露什麼秘密?”李昭還是挺擔心這個事情的,如果洩露了什麼秘密,那就不好了。
眾人也沒想到,娜斯佳一個女的,酒量可以那麼好,還好楊廠長和張師長都是酒精考驗出來的,不然非出醜不可,今天娜斯佳自己就喝了快兩斤白酒,後來如果不是張師長他們怕喝多了洩密,非被喝趴下不可,他們兩個每人喝的也沒有低於一斤,現在也是有點迷糊的狀態。
聽了李昭的話,張師長道:“應該沒有問題,全程咱們只是表達了咱們缺裝置,需要買裝置,這事他們比我們自己還了解,他們比我們更清楚我們有什麼家底。要不是最近你搞出來的這些東西,咱們在他們面前完全沒有秘密可言。這次應該還是白天你出現在隊伍裡的原因,這麼年輕,他們想摸摸底。”
楊廠長也是說道:“現在他們想摸清楚咱們手裡有什麼,這個只是來試探的,咱們透漏的東西剛剛好,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你小子也是可以啊,這圓謊的能力,可是比我們還厲害,回答的是滴水不漏。特別是這個三輪貨車,簡直就是神來之筆。”說著楊廠長又將自己裝在口袋裡的圖紙拿了出來。
今天應該是楊廠長收穫最大,這算是給軋鋼廠又找到一個好的產品,這玩意既簡單,又比較實用,價格也不算貴,正是換功勞的好東西。
看著楊廠長志得意滿的樣子,張師長不由的問道:“李昭,你幹嘛那麼熱衷於搞拖拉機啊,那個咱們可是有不少廠家在生產了,搞拖拉機實在不是什麼明智的舉動啊,這個可不像是你能幹出來的事情啊,雖然你最開始搞得是人力農機,但我們都明白,你這是為生態農業做準備的,但拖拉機,我就不明白了。”
聽到張師長問這事,李昭也就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其實搞拖拉機,我是想驗證我的設計思路,我想設計出一個系列的發動機,這個系列的特點就是小巧、結構緊湊、動力強勁。整個系列從單缸到多缸,馬力從最小的二十馬力到最大的上萬馬力。你們看圖紙的時候難道沒有注意嗎?我設計的那個二十匹馬力的柴油機比以往的柴油機要小的多啊?”
李昭也是無語,他們當時在想什麼,這麼重要的細節居然沒有人發現,自己設計的那款發動機,最少比同類產品小了百分之二十,但動力一點都不比別人差。
這時楊廠長尷尬的道:“我以為當時你是在應付我們,就沒有怎麼看。特別是有些事情需要保密,在那樣的場合下拿出來,我以為你是在轉移話題。”
張師長這時也是問道:“你是準備搞哪些馬力的發動機?尺寸怎麼樣?”張師長是不懂技術的,他能夠聊得也就是馬力有多少,適合什麼地方用。
李昭也是大概做了介紹,李昭的想法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船用的,就都採用了直列式的,船上空間足夠大,沒有必要搞得那麼緊湊。而且船用的一般都是大缸徑、大行程,單缸功率很高。而給坦克的,仍然採用的是V型設計,這樣能夠節省空間。而給拖拉機使用的,則是小缸徑直列式的,從單缸到多缸都有。
當然特別大功率的,比如李昭想法中有一款準備搞到九千千瓦,那個也是採用了V型十六缸的設計。這款發動機,李昭準備採用缸徑三百四十毫米,行程四百五十毫米的設計。這也是李昭設想中最大的發動機,尺寸估計長有近七米,寬有近三米,高有近四米,每小時油耗接近兩噸,絕對是一個超級大傢伙。
當然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把這個大傢伙搞出來的,雖然現在李昭的優勢是比較多的,但現在想把這麼一個大傢伙製造出來,也是不現實的。這些發動機的一大特點就是材料上,李昭有領先時代的材料,運用新材料可以有效提高發動機的效能。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用的材料比別人少,效能還比別人優秀。
就說發動機的氣缸,材料用的差的,氣缸壁厚都能達到一厘米厚,畢竟氣缸承受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李昭有新型的耐壓、耐溫材料,就可以只用別人五六成的厚度,達到同樣的效果。這樣的情況下,發動機自然可以設計的更緊湊了。
同時有了新材料之後,發動機的設計轉速也可以做相應的提高,大家都懂的道理,你傳送機轉速高了之後,對各方面的強度都有更高的要求,而這都是材料效能決定的,李昭現在最不怕的就是材料效能的問題。
其次就是李昭自身的見識和機械最佳化能力,李昭見識過太多的發動機,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說沒有誰可以在這方面擊敗他。特別是現在有專業知識打底,李昭已經把那些設計思路都吸收了,透過一整個系列的機床設計,李昭的機械最佳化能力算是鍛煉出來了,一個發動機拿來,李昭就能很好的最佳化,從而提高效能。
聽了李昭的解釋,楊廠長沒有什麼感覺,但張師長就不一樣了,問道:“你的意思是,你能拿出比現在坦克用的傳送機尺寸更小的發動機,而且動力還更強勁?”張師長也是一臉的不信,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這太不可思議了。
李昭這時也是肯定道:“當然,我計劃著將現在的坦克進行改造,一款是輕型的,全車都更換成新型合金,防護效能不比現在差的情況下,最少可以減掉五噸,作為輕型坦克使用,動力換成大概五百千瓦的。”
張師長一聽,這時起飛的節奏啊,說道:“你確定可以造出這款發動機,不要說減少五噸重量了,就是現在不減重的,那效能也可以大幅度提升啊。”
李昭聽到這裡,也是嘿嘿一笑道:“這才到哪裡啊,對於現在的坦克,我準備搞一款大概七百千瓦的發動機,全車更換新型合金,效能肯定也可以大幅度提高,而且現在的機械設計也很粗糙,機械部分我也打算進行最佳化。”
“最後一款我打算運用超過一千千瓦的發動機,從新設計一款重量在五十噸以上的坦克,搭配上軍工廠正在研製的一百二十五毫米火炮。機械方面我現在基本都能解決,但電子方面我不在行,坦克搭載的電子系統,需要找人開發。最少需要有炮口穩定系統、火控系統、先進的觀測系統之類的吧。”
這也就是李昭準備開發的準三代坦克,其實這個是最簡單的,李昭記憶裡有全套圖紙,也不知道當時那位是什麼來頭,居然可以搞到成套的圖紙,只是裡面電子部分李昭沒有辦法。那些基本都是現在生產不了的零部件,李昭當然也對那款坦克做了最佳化,機械方面的效能肯定是提高了,但電子方面,沒辦法。
“沈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