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這話,讓兩人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現在是缺,但量確實很難起來,李昭也接著說道:“我之所以想進入農機行業,也是考慮如果農業發展的比較好的情況下,五六年後,農機市場將開始爆發式增長,每年的需求量可能會是幾百萬臺。”
“而汽車行業,據我估計,在十年內都不會有太大起色,可能需要的也就是幾萬輛這樣的規模。就說軍隊吧,現階段其實軍費也很少,軍車有個幾千輛估計就夠了,而政府用車,應該也不可能超過這個量吧。”
幾人正在說話,這時娜斯佳卻過來了,手裡仍然是提著一瓶紅酒,看到這種情況,李昭也是趕忙讓蘇雅出來招待,自己招待不合適。而且張師長和楊廠長都知道有這麼一個人,也是打招呼,這別人上門,再怎麼樣也是客人,更是外賓,怠慢了可不好,最重要的是,這兩人都認識娜斯佳,特別是張師長,今天剛見過。
這時李昭也是看向張師長和楊廠長,看看他們怎麼說,兩人能怎麼樣,只能看看再說,都是微微搖頭,表示沒辦法,讓李昭隨機應變。
一番寒暄之後,蘇雅帶著娜斯佳也坐到了茶几旁,李昭也是給娜斯佳倒上茶,請她喝茶。這時只能李昭先開口了,說道:“今天娜斯佳小姐回來的比較早啊,平時您都是晚上八九點才回來,今天這麼早就回來,挺罕見的。”
李昭也是沒話找話,自己和這位可不熟,這算是第一次直接接觸,以往可是連話都沒有說過,打照面都是儘量往後靠,怕惹上麻煩。
娜斯佳倒是不怯場,非常大方地說道:“今天博士他們都有活動,我就先回來了,平時都是和他們聊天,所以才回來那麼晚的。主要還是我在這裡很不適應,晚上也不能出去逛,也沒有舞廳,電影也沒有意思,除了工作之外就沒有什麼事情做。回到這裡,我和這裡的人也不熟悉,所以每天就陪著博士他們聊天了。”聽這話的意思,感覺他們今天的活動很不正經啊,李昭不由得猜測起來。
蘇雅這時接話道:“咱們平時也是這樣,沒有什麼活動的,除了工作之外,平時也就看看書,或者織織毛衣什麼的,和你們沒辦法比。”
“織毛衣,也算比較好的打發時間的方法了,倒是可以試一試,那以後我也早點回來,晚上就找你一起織毛衣,你看可以嗎?”娜斯佳這時說道。
蘇雅這時能怎麼辦,只能表示歡迎了,於是說道:“當然可以了,平時我也沒有什麼事情,晚上除了織毛衣,也就輔導她們兩個小姑娘學習了。你如果無聊,也可以試試教教她們。”說著又指了指正在廚房幫忙的王珺和何雨水。
她們這時還在有說有笑,還不知道蘇雅給她們找了一個大麻煩。
李昭這時感覺無比尷尬,有娜斯佳在這,和張師長他們說話就沒有那麼隨意了,很多話說了就可能洩露秘密,特別是關於合金的,那個影響太大了。
這時娜斯佳估計也是感覺到了尷尬,也是說道:“我剛剛進來的時候,聽你們在說造車的事情,你們軋鋼廠準備製造汽車嗎?”這個話題倒是可以聊聊。
楊廠長這時率先說道:“是啊,我們軋鋼廠的業務太低端了,如果能夠進入造車行業,那對我們軋鋼廠今後的發展就太重要了。我們的李副總工就是機械方面的天才,我們正在商量看有沒有什麼方法讓我們軋鋼廠造出汽車。”
這時張師長也說道:“我們現在軍隊也買不到你們的嘎斯了,也是缺少車輛,楊廠長這想法算是說到我們的心坎裡了,這不正在和李昭討論該不該造汽車呢。你是不知道,他一心想造農機,對汽車不太感興趣,我們正在勸呢。”
李昭這也是對娜斯佳刮目相看,這一來就找到了眾人都關心的話題,只見這時她說道:“那都造就好了啊,你們為什麼在這裡糾結這個問題呢?”聽了這話,李昭幾人不由得苦笑,他們也想啊,但實力不允許啊。
李昭這時說道:“想造車其實很難,就以軋鋼廠的加工精度來說,就算有再好的設計,最後造出來的車也會是問題一大堆。你可以想象一臺汽車,他的噪音和拖拉機一樣嗎?除此之外,咱們還缺少資金,想要造車,就需要建造獨立的生產線,這個投資很大,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估計要千萬級別,也就年產萬輛吧。”
看了看眾人,李昭接著說道:“現在精度能達到的,也就軍工廠的部分裝置,而那些裝置,都是娜斯佳小姐你們國家支援的,是用於軍事裝備生產的。如果想造出比較好的汽車,就需要用那些裝置才可以。如果不用,你可以想象一下,嘎斯的噪音再大個兩三成是什麼體驗。”李昭也舉了一個例子。
他們一提出來,李昭就開始思考了起來,他對汽車零件太熟了,如果要造車,那肯定要造別人仿製不了的。李昭可是太瞭解現在的情況了,如果這個產品比較好,那兄弟單位肯定想仿製,如果自己搞一些低端汽車,那別人仿製自己管不管?
李昭就聽說,有一個品牌的汽車,因為設計比較好,他們就送出去了上百本設計圖,最後據說有二十多個廠子仿造成功,這樣的話,還怎麼玩?李昭既然要造,那就肯定要達到先進水平,這樣的話,想仿造他們也仿造不出來。
而想達到這個效果,無疑在動力、變速、空調、懸掛等方面下功夫,電子系統這個時代沒辦法,但機械部分只要精度達到一定程度,那就能勸退一大批人。如果你想仿製,圖紙給你,最後一圈看下來,發現只有一個車殼子可以造。
娜斯佳聽了李昭的描述,也是頭皮發麻,於是說道:“那還真是難辦,嘎斯已經非常吵了,如果比嘎斯還吵,那就真的讓人頭疼了。”
楊廠長一聽,也是著急,不由得問道:“需要那麼高的精度嗎?我看別的廠也有造車的啊,只是產量很低,但也沒見他們有多麼精密的機床啊?”
李昭聽了楊廠長的話,笑著道:“廠長,您這已經說到關鍵點了,他們一年才生產幾十輛,這就是問題所在啊。就說嘎斯這款車,年產量都是三四萬輛,如果沒有相應的生產線,怎麼可能有這麼高的產量。”
接著李昭又說道:“廠長你說的那些工廠,他們生產汽車幾乎都是高階技工一點點打磨出來的。我就聽說有的工廠,車殼都是用大錘一點點敲出來的,那樣的汽車生產有什麼意義呢?就咱們軋鋼廠那十幾個七八級工,讓他們生產,他們一年也就幾十輛車的產量,那完全沒有用啊。”
這時娜斯佳驚道:“這是真的嗎?那些工廠現在生產汽車竟然是工人打磨出來的,太不可思議了。有機會我一定要去看看,這實在太令人驚訝了。那你們軋鋼廠準備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聽你的意思,你們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李昭哪會不知道娜斯佳這是在套自己的話,李昭這時回道:“所以我想造拖拉機啊,反正拖拉機噪音本來就大,再稍微大一點,別人也不會那麼在意。再說了,造拖拉機我們和別人是在同一水平線上,如果我設計的更優秀一些,可能還可以把噪音再降低一些,那樣的話,我們反而有優勢了。”
聽了李昭的話,張師長和楊廠長都是慧心一笑,這李昭還真是滿口跑火車,這個回答才是鬼扯。他們開始的時候都討論過了,李昭是看好幾年後的農機市場,所以想造農機。這會直接變成了因為軋鋼廠技術不行,所以想造農機。
這個藉口還真是合情合理,咱們能造,但想造就要動軍工的裝置,不想動,那就只能生產拖拉機了,或者頂著汽車殼子的拖拉機,這原因是那麼的絲滑。現在不管娜斯佳想幹什麼,這個回答都是滿分,現在軋鋼廠是沒有造汽車的能力,這一點娜斯佳她們都清楚,對於軋鋼廠的那些裝置,大毛來的專家都看過。
所以現在軋鋼廠想造汽車,以軋鋼廠現在的裝置,還真的需要高階技工一點點的手工打造,說不得車殼子也需要拿大錘一點點的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