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第二百五十章 三輪車又來訂單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章 三輪車又來訂單了 (1 / 2)

聊完這些,李昭也算徹底放了心,也不再管這些事情,以後會往哪裡發展都交給領導。但李昭估計,事情發展到最後肯定還是會給他們,就是不知道能換回來什麼東西,不過這些事情已經不是李昭能夠決定的了。

李昭又問道:“婁董回來沒有?關於出口上級是怎麼安排的?我們可是要儘快把這些事情搞定啊,不然一耽誤又不知道到什麼時候了。”李昭確實挺著急的,現在不定下來,賺那麼三四年的錢,後面真不知道會是什麼情況。有幾年貿易時間,到時候就算有變,也應該不會輕易放棄這麼大的利益。

聽到李昭的問題,楊廠長道:“婁董還沒回來,不過已經發來電報了,估計下週末能回來。他說他和外界脫節的時間太長了,需要先到處看看,看看外面什麼產品受歡迎,什麼東西適合我們發展。並且需要好好拜訪一下朋友,他在那邊朋友挺多,需要一一拜訪,同時還要聯絡一些人,出口不是我們一廂情願的事情。”

這李昭能夠理解,想要出口,你需要有市場才行,也就是有出貨渠道,不然你直接生產出來,喊著要出口,但貨出不去,不是白生產了嗎?婁董顯然是個中裡手,首先是調查市場,接著就是聯絡故舊。調查市場知道市場需求,聯絡故舊也是為了找到鋪貨渠道,這樣才能將出口做好。

而且這些老朋友都是多年未見,雖然過去可能關係很好,但現在還有多少香火情也未可知,不一一拜訪,誰知道哪位是能幫忙的?說不定就給你來個什麼方式的騙術,到時候造成了嚴重損失那就麻煩了,畢竟是給國家辦事,要謹慎。

李昭聽了之後表示滿意,無他這就是人家專業的地方,不是誰都能做的好的。李昭接著說道:“婁董就是不簡單啊,這一趟出去,他這基本就算開啟局面了,只要找到合適的商品,婁董那應該沒有什麼問題。那上級那裡是怎麼想的?我上次建議的由上級直接負責出口這事,有迴音了嗎?”

楊廠長聽到問這個,嘆氣道:“你說這事啊,還在討論,你上次提的那個解釋也被人傳開了,著實嚇到了不少人,所以這事一時半會還沒有頭緒。我聽說,現在一談這事,所有人都是不敢表態,不支援吧,這個看著就知道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支援吧,又怕被秋後算賬,到時候就不知道會是什麼結果了。”

李昭聽到是這個結果,也是無奈,現在這種情況下,實在是很多事情都沒辦法做,也沒辦法解決。就像出口這事,雖然是李昭提出來的,但真讓李昭自己操作,李昭也不敢,這事有很大的可能被秋後算賬,就像現在,上面很多人都能從這個事情裡看到好處,也都能看到風險。

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既不支援也不反對的局面,無他,這個事情就是一個死結。出口吧絕對是利國利民的事情,可以銷售我們過剩的產出,買進我們緊缺的物資,但必然要被資本家賺錢,而且是被賺兩道。不讓資本家賺錢吧,那就只能受窮,怎麼選實在不是那麼容易決定的,李昭夠大膽的吧?都是躲得遠遠的。

李昭就知道有不少好東西現在基本都是虧損的,就如瓷器、絲綢,據李昭所知就是虧損的。這個時代普通人家用的最多的碗俗稱粗瓷大碗,實際叫藍邊三大碗,售價兩毛一,但實際上每一個虧將近五分錢,主要原因就是能賺錢的精美瓷器賣不出去,而這種平時走量的銷量又不怎麼好,成本攤不下來。

李昭這時也是無奈道:“這個事無解啊,我之所以想我們軋鋼廠只做生產,就是這個原因,我也怕被秋後算賬啊。事情是利國利民的,但也是要命的。”

楊廠長這時也是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問道:“那我去要出口許可這事會不會被秋後算賬啊?還是當時太膚淺了,沒把你說的話放在心上,現在我可是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上級那麼多領導都不敢表態的事情,我怎麼就瞎摻和了。”

李昭聽到這裡也是說道:“算了,這事只能等上級通知了,我們是沒有辦法的。我當時和你說的時候,就沒報過任何希望,只是沒想到你會去要出口許可,最後還把婁董派出去考察了。不過你那事應該沒什麼,雖然要了許可,但並沒有真的出口。就是怕這次最後的結果是上級反對,然後你把婁董給害了。”

李昭的這個擔心可不是多餘的,李昭也沒想到這個事情會被在這個時候引爆,這基本都算是路線之爭了,實在不是李昭這個小蝦米能夠參與的。但更沒想到的是,楊廠長居然會去要許可證,還把婁董給派出去了,說不得婁董就要提前跑路了。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聊完這些,李昭就將話題回到了工作上,主要還是關於三輪車的,這個也是沒辦法,李昭原本想給三輪車配一個輔助的控速系統,但最後算下來發現實在是不划算,放在六十年後還有點可能,但現在使用的鉛蓄電池實在不行。

於是說道:“前面我想的三輪車輔助控速的系統感覺非常不划算,最後造價估計會超過一輛車。而且需要使用大量的電池組,重量也會嚴重超重,所以那個想法基本不可能實現。不過明年材料廠那邊會進駐一個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所,我現在有點想法,明年打算研究一款耐磨陶瓷剎車片,到時候就能好一些了。”

楊廠長聽到是這事,說道:“現在三輪車已經配到一些礦上了,不過我們的都是新車,現在問題還不明顯。但據那邊傳回來的訊息說,他們確實有這方面的問題,他們使用的卡車維修最多的就是剎車系統,都是剎車磨損過快。”

李昭聽到說已經配到礦上,也是問道:“那使用反饋如何?”

楊廠長這時就開心了,說道;“反饋當然很好了,他們基本裝兩到三噸沒問題,很多礦上都給了大訂單,我統計了下,現在礦上給咱們的訂單已經達到兩千輛了。就是都抱怨說速度太慢了,油門踩到底就只能跑四十多,問能不能把速度調快些,覺得耽誤他們幹活了,覺得調到五六十的速度,他們每天就能多拉一趟。”

認可就好,不過他們也是真的敢裝啊,這標準載重設定的可是一點五,這已經算是放開了不少了,但現在他們愣是往三噸上裝,也不怕出事。不過速度問題,那也是他們想瞎了心,想調速度那是痴心妄想,一旦調快,那事故絕對是頻發的。

李昭也是表態道:“廠長,如果還有人反饋這個問題,就讓他們哪涼快哪待著去,想把速度再調快,那是不可能的。這種三輪車本來就是受力很不平衡的一種設計,他們又嚴重超載,這速度一快,他們還不隔三差五的給整出各種交通事故。到時候死了人,算誰的?咱們軋鋼廠可擔不起這個責任。”

想了想,李昭說道:“如果他們再反饋這個事情,你就和他們說,如果以後出現大量因嚴重超載導致的事故的話,咱們還會繼續將速度限制到三十公里。”

楊廠長一聽,問道:“這樣不好吧?畢竟他們也是為了跑快點能多拉一些礦石出來,畢竟都是為了國家建設啊,這樣還要繼續更嚴格的限速不好吧?你不是一直在說效率問題嗎?這速度起來了,效率不是有效提高了嗎?”

李昭見楊廠長這樣說,也是無奈,這個時代人命賤,出現一次事故,死了人,一個人賠個三五百也就了事了。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那就是滅頂之災,能改嫁的都算是最好的選擇了,最大的可能就是根本活不下去。

李昭實在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特別還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這也是李昭十分注重安全的原因。可以說李昭制定的工廠安全制度是最嚴格有效的,但想要把這一套運用到軋鋼廠,那也是不可能的,工人散漫慣了,一下子很難改。

“廠長,你要知道他們可是在礦山上,如果是下坡路,他們把速度跑到最快會出現什麼情況?基本都是車毀人亡的下場,三輪車太不穩定了,稍微把方向打的過大都有可能造成翻車,我們又怎麼可能給他們把速度設計很快。”李昭回道。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