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第二百零一章 賺錢的機會來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一章 賺錢的機會來了 (1 / 2)

兩人就這樣說說笑笑的回了軋鋼廠,李昭也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而李昭不知道的是,事情的發展真的如他所料,在李昭這裡沒有得到結果的幾位大毛專家,又在車間進行了試探,都沒結果。車間的一些人是想賺錢,但沒機會啊。最後他們實在找不到辦法,就直接找到了楊廠長。

見了楊廠長,這些人也沒有拐彎抹角,而是非常大膽的向楊廠長表示,希望能夠拿到一份裝置改造圖紙。對於這個事情,雖然他們很沒有禮貌,但楊廠長也沒有氣惱,他們到來就代表著賺大錢的機會來了。楊廠長就給出了在領導那商量好的結果,那就是這個雖然是軋鋼廠的技術圖紙,但軋鋼廠自己沒有權利給出去。

如果他們真的需要,就必須向軋鋼廠的上級主管部門申請,而且是誰使用誰申請才行。拿到咱們軋鋼廠上級主管部門的批准檔案後,軋鋼廠才能給出圖紙,不然誰都拿不出去圖紙,軋鋼廠沒有私自出讓任何技術圖紙的權利。

接著楊廠長更是拿出了領導當時給的檔案,而作為翻譯的娜斯佳也給幾人翻譯了圖紙上的內容。意思很明確就是要求各個工廠必須管理好自己的技術檔案,不得私自轉讓,所有轉讓必須得到上級批准,無批准轉讓的一律按洩露國家機密處理。而且娜斯佳還特別重點翻譯了上面的日期,批准時間是61年10月5日。

看著這份檔案,幾人也知道,想要用很小的代價拿到圖紙的計劃算是徹底泡湯了。很簡單這個洩露國家機密的罪太大了,無論在大毛還是在咱們這,都夠吃槍子了。現在留給他們路就不多了,除非他們自己去偷。

但這太難了,他們都不是專業人士,而且一旦偷了,那他們也將會成為首要懷疑目標,畢竟只有他們對這些圖紙感興趣。特別是現在他們還洩露了自己的意圖,去偷就更沒有可能了,一旦出問題,他們一個都別想跑。而且軋鋼廠裡還有駐軍,一旦發生狀況,他們很難逃脫,甚至帶來嚴重後果。

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也如李昭所料,直接找到了大使,將事情的始末和大使解說之後,大使也是乾脆,直接向國內詢問相關情況,畢竟不能相信一面之詞。當國內得知咱們有將那型快要淘汰的裝置改造成一流裝置的技術時,也是動了心,因為和李昭的估算是差不多的,他們國內確實有大量的這型裝置將要淘汰。

他們調閱了資料之後,得到的結論是,如果大面積改造,而不是淘汰的情況下,各個機械廠可以根據需要自行完成。如果需要精度高的,就直接按照最高精度改造,如果需要精度低的,就直接可以按照普通精度改造,非常方便。

這樣的情況下,不僅減少了大量製造、運輸、安裝等的時間,還可以直接將裝置的總體效能上升一個臺階。最終透過計算,這樣的操作下,節約的價值將達上百億盧布。看到這個數字,負責人也不淡定了,這個數字太驚人了,在經過反覆核算無誤後,負責人也是趕忙將結果上報。

沒過多久,就得到了批覆,組織專家組,親自到現場去驗證,如果是真的,在代價合適的情況下,儘快將改造技術帶回國內。其實李昭不知道的是,這個時候已經有很多工廠將淘汰這型裝置的申請交了上來,就是因為牽扯的金額很大,所以一直沒有批准,現在有了好的方法,這些人當然欣喜了。

雖然這樣很多人很難撈到錢了,但那也要能批准才行啊,現在明顯是沒有錢批准的。因為有太多的軍事設施、裝置需要製造了,每年海軍的投入都達到了兩百億盧布以上,哪裡還有錢大面積的更換裝置?那可是上百億盧布的事情。

時間僅僅過去了兩天,一隊大毛的考察人員就來到了軋鋼廠,這時組長赫然在列。這一次李昭成了主角,一行人到了鉗工車間,都看了改造好的裝置,在徵得同意後,大毛的專家一一對裝置進行了測試,結果當然是令他們震驚的。

無論是噪音,還是震動,這款裝置都有明顯降低,同時精度也達到了讓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的程度,要知道這可是一款相當落後的裝置,他們已經準備淘汰了。

這時李昭也適時介紹道:“我原本只想將裝置的精度設定在二十微米的程度,但我們車間的高階工程師們,用他們的雙手,將我設計的零件公差提高了一個數量級,達到了驚人的一微米,在經過精心的調校之後,最終這臺裝置的可靠精度達到了驚人的兩微米,而在這些高階工程師的手裡,甚至可以達到一微米。”

說著李昭將車間的幾位八級工介紹給這群大毛的專家,這些人也是肅然起敬,一一和他們握手,要知道,手工達到一微米的精度,這些大毛的專家也沒哪個敢說自己能做到,這絕對是人類的壯舉,能達到這個程度的可以說不是人了。

李昭是搞機加工出身的,他都只聽過有人能打磨到兩微米的精度,但車間這幾位,愣是達到了一微米,這幾乎都是不能重複的操作。李昭當時知道達到這個精度都是震驚的,更何況這群大毛的專家了,他們最多見過能達到五微米的。這群人裡就有幾位達到這個級別的,他們怎麼可能不對車間這幾位尊敬?

在確認了機床的整體情況後,這些專家也都給了自己上司肯定的答覆,因為事實就擺在這裡,這個影響巨大的改造方案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完全沒有一點虛假。他們這些人都對裝置進行了評估,這臺裝置絕對達到了他們國內的一流水準,而達到軋鋼廠的改造精度,對他們來說困難,但並不是不能完成的。

他們甚至已經想好了,這款裝置可以根據需要改造成幾個等級,能夠很好的補充各個工廠現在的機械不足的狀況。要知道他們都希望能夠拿到高精度的裝置,一旦自己工廠的裝置精度足夠高,那就能拿到更多的生產任務。

這樣的情況下,基本上可以說,只要他們捨得功夫,這種改造後達到一流行列的機床,他們是要多少有多少,甚至他們可以直接生產這個改進型。可以直接根據李昭的改造結果生產,這已經是一款成熟的機型了,生產出來就是一流裝置。

要知道想要研究出一款這樣的裝置是多麼困難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是在已有的裝置上進行修修補補,或者改造。因為憑空想出一款裝置,或者一款大型裝備,那太難了,特別是像飛機發動機這樣的裝置,幾萬個零件,想憑空想出一款,那絕對是噩夢。李昭這個改造,就已經算是直接設計出了一款新裝置。

接著李昭也給他們介紹了自己接下來改造的機型,預計年後可以完成,這時他們就更激動了,因為這就代表著他們只要拿到改進圖紙,那他們的低端機型就直接不存在了,這絕對是巨大的好訊息,這兩項改造,價值實在太大了。

李昭雖然不知道上級的決定,但不代表他不能給這款裝置改造圖紙繼續加碼,要讓他們知道,如果這一次談的順利,那接下來我們還有新的生意可以談,如果這一次談不好,那接下來就別想拿到更好的圖紙了。

而且李昭的話很容易讓他們相信,因為已經有了例子擺在他們面前,特別是李昭還帶他們參觀了一款一戰時期的裝置。他們也親手測試了,這款一戰時期的裝置,實在是太老了,他們那也基本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見到了,現在居然能夠改造到在他們那裡都能使用的程度,太讓他們震驚了。

接下來的事情,李昭就沒有機會參加了,而且這裡的大毛專家們也是沒有機會參加的,具體的談判結果李昭也不知道。不過看到談判結束後組長的表情,李昭知道結果應該非常不錯,也就沒有再過問,畢竟結果和自己關係不大。

而且這次談的速度更快,因為下午的時候,軋鋼廠就拿出了一份改造圖紙,交給了大毛的專家們,讓他們鑑定。而且還要求李昭回答了他們的疑問,主要都是細節問題,比如公差達到什麼程度,精度能達到什麼程度這些。核心的秘密,不是他們這麼短時間能看出來的,所以核心秘密算是保住了。

“沈兄!”

“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