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次的事情,中間最高興的要數大毛的幾人,他們只要回國後能夠將這款裝置改造成功,那麼肯定是名利雙收的。雖然他們很難達到李昭今天改造的這種精度,原因也很簡單,這需要高精度機床或者八級工這種高階技工出手才行。
如果呼叫這些資源,那費用是相當高的,一次改造可能就是幾十個工時。改造到李昭這種程度,在大毛那裡,可能直接半臺裝置的錢就進去了。但達到李昭最開始要求的精度,那他們都算賺大了,這個精度是裝置比較常用的精度。
而且這種裝置,也算是他們那裡保有量很多的一種裝置,改造成功,基本上可以保證再用個十年,怎麼算都是非常划算的。最重要的是,大毛有的是相對不那麼精密的裝置,將這種裝置批次改造到兩絲的精度,那是一點都不難。李昭雖然挺後悔,但也是沒有辦法,自己沒法捂著不給看。
忙完這次的裝置改造,李昭短時間內就不打算再搞裝置改造了,一是不想便宜別人。雖然現在他手裡還有兩款已經畫好了圖紙,但都是大毛那邊的裝置,這些比今天改造的那款還要更新一些,一旦改造,李昭感覺太吃虧了。這兩款裝置在大毛的保有量一定很多,而軋鋼廠這些裝置卻不多,滅必要資敵。
第二個原因就是李昭最近事情太多,李昭已經不敢再開新專案了,哪怕是這種小專案。就像這次的改造,如果算時間,大概就花了李昭自己最少七八天的時間,一個是出圖紙很麻煩,李昭需要對比這臺機器好幾個時期的圖紙,特別是測繪圖、維修圖,以及維修零件圖紙等等,實在太花時間了。
如果沒有測繪圖的,就更麻煩了,需要將裝置全部拆開,再進行測繪,然後才能研究裝置的情況。這些研究透了之後就是各種計算,然後就是根據計算給出各種零件圖,最後才是製造、裝配、調校。總體來說,花費的時間精力都非常的多,李昭現在是一點都不敢再分心了,所以改造機器只能延後了。
李昭現在手裡剩的可以說都是重大專案,一點意外都不能出的那種,每一項都牽扯最少幾千萬的投資。而最大的就是裝置廠,李昭設計的這些裝置將最少誕生上十家工廠,那投資也是過億的,要知道國家財政收入現在才三百億左右,隨便做點什麼事情,那都是不夠花的,能拿出這麼多資金,可見對專案的重視。
興奮一陣之後,眾人也就下班回家,現在可是比較晚了,李昭看看時間,差不多六點了,又是加班的一天。一會回家吃過飯,仍然是需要到車間去看看。現在車間已經開始從外地調運材料,李昭一點都不放心,雖然現在算是在演練將來的生產場景,但李昭一點都不敢大意。
現在李昭需要將檢測人員帶出來,如果材料廠沒有檢測能力,那將來怎麼保證產品質量,怎麼研究新產品?現在是最簡單的試驗階段,對原料進行成分的定量分析,這也是合金鋼生產最重要的依據。李昭就是給軋鋼廠配備了成分與材料重量的對照表,生產的時候根據對照表要求來,然後打上相應的編號。
而生產這邊,則是根據編號,選擇相應編號的輔料,進行生產。其實這樣是很好的操作方法,很多人總是強調要在生產中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其實那就是偽命題。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就是幹最少的活,拿最多的錢,管理真正需要做的就是讓員工明白,需要做什麼、怎麼做、做多少就成。
現在,運過來的材料,雖然各個工廠已經根據李昭的要求提供了產品的成分分析表,李昭也根據他們成分表搞了材料的規格表,但李昭哪裡敢肯定成分的準確性?而且最重要的是,是人就會犯錯,萬一發來的材料搞錯了,那帶來的損失將是巨大的,特別是作為軍事用途的材料,那後果將是誰都無法承擔的。
所以現在開始已經增加了成分檢測部門,李昭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將材料成分檢測的人帶出來,這些工作是非常關鍵的,李昭可一點都不敢馬虎。而將來也會由這些人發展出材料廠的檢測部門,將來不僅要檢測原料,還需要檢測成品的各項理化效能,未來的作用非常關鍵。
想著李昭也開始往外走,這時一眾廠領導圍了上來,楊廠長問道:“咱們準備製造的機床,精度就是這個程度吧?你不是說最少要兩輪改進才能達到這個程度嗎?怎麼今天就直接達到了,現在搞得我還有點懵。”
李昭這時只得把已經解釋了好幾遍的話又說了一邊,最後還不忘強調:“我是準備這一輪把精度改造到兩個絲的,這樣基本這臺裝置以後生產的零件就不需要高階技工打磨了。但沒想到我和那些高階技工解釋了一些原理後,他們這次竟然這麼用心,我要求一絲的公差,他們愣是給做到了一微米,這是我沒料到的。”
楊廠長聽了李昭的話,說道:“不管因為啥,這臺裝置的改造都是十分成功的,這算是給咱們的機床專案吃了定心丸,這下我算是放心了。不僅如此啊,領導們這下也應該放心了,你這次的改造,算是徹底證實了你的設計能力。”
楊廠長這時的心情那是相當不錯,機床專案投資很大,這個專案又是軋鋼廠發起的,一旦出現什麼狀況,那楊廠長就難辭其咎,他的壓力那是可想而知。現在有了實打實的機床當例子,那楊廠長自然就放心了,已經算是有交代了。
這時楊廠長也是問道:“下一步改造哪些機床?我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如果咱們的裝置精度都能達到這種程度,那就沒有什麼是咱們軋鋼廠不能造的了。”
李昭早有想法,於是說道:“最近都不打算改造機床了,我現在需要盯著的專案太多了,特別是現在這個高爐專案,對咱們來說就是巨大的挑戰,也是我第一次主持大專案,我可不敢放鬆。現在我手裡倒是有兩個設計好的,但都是比今天這個機床更靠後的,咱們現在改造,基本算是資敵,我可不想再改了。”
聽到李昭的說法,楊廠長也就作罷,想想這次的事情,是損失挺大的。如果後面還是大毛產的裝置,也是很難瞞著大毛的專家,那損失就更大了。
想到這裡,楊廠長也就不再要求李昭繼續進行機床改造專案。現在確實不能因小失大,對於其他的那些專案來說,改造機床就是一個小小的芝麻,如果其他專案完成,再回來改造這些機床,那也就變成小菜一碟了。
很快到了辦公樓下,李昭也就回辦公室收拾一下,下班回家。
轉眼幾天過去,過了週末,這些天倒是風平浪靜的,李昭也是每天走著固定的流程。上午在高爐專案組討論解決問題,或者審圖,下午就在機床專案組盯著,或者審圖,有時間就準備三輪車專案的資料,或者畫自己答應的那個坦克動力系統的圖紙,繁忙而有序。當然每天巡查車間以及抽空去材料廠看看也是省不掉的。
李昭今天來到材料廠盯著,今天是材料廠澆築柱子的日子,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凝固,今天終於準備澆築混凝土。其實時間已經不多了,最近還好沒有下雪,不過再過幾天就要立冬,實在是等不下去了,再晚今年就別想投產了。
李昭剛來到材料廠,就被張師長叫到了一邊,神秘兮兮的對李昭說到:“走,帶你看看稀奇去。”說著不由分說的拉著李昭往軍營方向走去。
李昭不由問道:“怎麼有新裝備?不會是新坦克出來了吧?這也太快了吧。”
張師長賣起了關子,說道:“你就別猜了,你是猜不到的,到地方你就知道了。”說著還叫來了勤務兵,讓準備車輛,準備坐車過去。
李昭非常疑惑,問道:“這是要去哪,還需要坐車過去?咱們今天可是有正事,可不能耽誤時間,我需要盯著混凝土澆築。萬一出點什麼問題,那就真的要影響我們的投產日期了,這眼看著馬上都要立冬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再降溫,我可和您說了,這要是近期不能把混凝土澆築好,萬一下雪,咱們可就麻煩了。”
“沈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