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崗位的水分是很大的,他們平時主要工作都是喝茶看報居多,真正需要他們出手解決的問題是很少的,這就導致了很多技術崗位人員良莠不齊。
而與之相對的則是研究所的技術人員,如果沒有真本事,到了研究所基本上是混不下去的,很簡單的道理,你一直沒有成果,基本上是拿不到研究經費的。而如一些農業技術站之類的,就不好說了,畢竟很多時候他們都沒有什麼事,這一類崗位的人員水分可能就比較大了,不過現在也有的是方法解決。
他們在當地或許有人脈,到了京城那就不一定了,而且李昭他們也有法寶,那就是考試,想知道一個人的真實水平還有什麼比一場考試,外加上一次實操更有說服力的呢?反正李昭只需要提醒到,蘇父有的是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蘇父這時說道:「那事情還早,能不能要到人還是兩說,能要到再說吧。而且我們也算有了這方面的經驗,我還能讓他們給矇蔽了?以前只是不知道罷了。」
見蘇父聽進去了,李昭也就不再說這方面的事情,李昭這時又問道:「現在這種推廣的時候,我們要不要直接把農機專案給上了?上十億的資金,最少也要有三四成要購買農機吧?這就是最少三四億,我們負責推廣,離得近的,好意思不用我們的裝置嗎,這樣的話,我們最少也能分到幾千萬的訂單吧。」
蘇父這時問道:「農機的話你準備放到哪裡?三輪車廠嗎?那邊用的也是柴油機,而且用的變速箱之類的也是和拖拉機一樣的,就算是最近改進的,也是在那些基礎上改進的,正好可以用來製造新的農機,不過只造拖拉機可不行。」
李昭這時說道:「十月份我回村裡就有了這個打算,那時候收玉米太麻煩了,我打算將各種聯合收割機也一同給製造出來,到時候估計也就芝麻這樣的沒法收了。如常見的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等,都能直接使用收割機來進行收割。當然如果需要,土豆、紅薯這樣的作物也能開發,就是可能會有不少碰爛的。」
聽了李昭的話,蘇父問道:「效率大概能達到什麼程度?以後農場可不小。」
李昭也是早有腹稿,於是說道:「我打算直接用軍車的發動機,那個動力充足,也可以減少發動機的生產型號。我們現在技工還是缺的厲害,如果不缺技工,我們就可以將發動機獨立出來,專門搞一家發動機工廠,這樣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等都能有所提高。使用這個型號發動機之後,估計每小時可以收十畝地。」
李父這時說道:「那這速度可比我們人工收快多了,李家村的農場,秋收的時候,出動了一個團的兵力,還是收了十幾天才收完,太慢了。現在只需要一臺這樣的拖拉機,十來天就能把所有的地收完了,我們幾個農場一起,有個五六臺,基本上就能把所有地在一個星期左右都收完,效率算是非常好了。」….
李昭這時也說道:「是的,如果我們生產這種拖拉機,配上相應的農機,基本上一個農場配上五臺就能在五天左右,很輕鬆的完成收割、翻地、播種等的工作,而這樣就能將大量的人手解放出來,進行其他相關專案的工作,等於說農場裡需要人力最多的一項工作,可以直接被取代了,效率還會比以往更高。」
這時蘇父問道:「價格呢?有沒有核算,整個一套下來估計價格不低吧?」
李昭這時說道:「具體我沒有計算過,不過也有個大致的估算,我們現在發動機的生產成本大概在一萬多一點,後面批次製造了,估計能低點,全套下來的價格估計會在五萬一套,包括聯合收割機以及旋耕機、播種機、秸稈粉碎機、打包機等,到時候各個農場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行選配,小農場十幾萬就夠了。」
李父這時說道:「倒是差不多,就像李家村,現
在大概一萬畝的土地,有兩臺收割機,大概五天就能收完,這已經很快了,而且播種的話,如果速度差不多,也就一個星期應該就差不多了,十幾萬可以配三套了,小農場應該夠用了。」
張師長這時說道:「這樣做也挺好,如果使用軍車的發動機的話,那麼我們在國內如果需要調動部隊,那就能在車輛出問題的時候,隨時隨地的購買零配件,也算是能夠解決很大的一個後勤問題,這個點子挺不錯的。」
李昭聽到張師長這話,不禁在心裡搖頭,他果然是個只知道軍事的主,一般軍用的物品是不會出現在市場上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防止洩密。現在李昭之所以這麼做,只是因為現在不適合多開產品種類罷了,現在的九九八廠雖然和軋鋼廠合併了,但在技術工人的數量上,還是不夠的,現在廠裡的專案已經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