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雅本身學的是新聞,對於管理是根本沒有涉獵的,現在完全就是在和蘇父學習管理經驗,需要走的路不是一般的長。就如現在,由於一直以來的優渥生活,已經算是比較脫離真正的生活了,畢竟這個時代一個月收入三四百的家庭,怎麼理解月收入只有一二十的家庭?和李昭結婚後就更加理解不了了。
剛開始李昭還只有一二百的工資,現在直接就是五六百起步,再加上她的工資,好傢伙,一個月兩人工資七八百了。吃喝更是不愁,李昭每個月得到的票,都有不下十個人的量,而且很多稀有的票,李昭這裡都是應有盡有,基本上都是用不完,雖說糧本上供應的不多,但他仍然是什麼東西都不缺的。
這樣的情況下,她就根本不能理解李昭所說的獎罰額度所能帶來的影響,而以她的標準來,顯然就太高了,並不適合,有李昭手把手的教,那額度才能合適。
討論完了這些,飯也做的差不多了,吃完飯,自然娜斯佳幾人又是都來找蘇雅聊天,只是今天何家的人都沒有來,包括何雨水,也沒來寫作業,想來都是到醫院去陪婁曉娥去了。而這時娜斯佳問道:「我找了一天,都沒有找到什麼合適的禮物,就只帶了一盆花過去,蘇雅,你說我還送點什麼才合適?」
李昭還挺詫異的,他以為娜斯佳送的就是花,畢竟他們那裡的習慣,送花就算是比較正常的禮物了,特別是現在天寒地凍的,能找到已經算不錯的了。當然這個不包括李昭,他的花園裡現在還是有很多花草的,畢竟現在有供暖,玻璃暖房裡的溫度是真的不低,現在花園裡還有不少花開的正好呢。
這時蘇雅也挺犯難的,她和李昭送的是人參,價值五十元左右,而娜斯佳顯然買的東西不能價值過低,比如你讓她買幾罐奶粉,那是真的感覺不太合適。
而且現在的何家也並不缺什麼物資,前面說送幾斤肉那是真的開玩笑,但現在想來,娜斯佳想送個禮物,還真的挺難挑的。說到這裡,在場的眾人都頗為為難,覺得幫娜斯佳挑一件合適的禮物挺為難的,畢竟還不能太貴了。
就比如說送蘇雅的相機,那玩意幾百塊,那是真的貴,再有李昭知道婁曉娥聽喜歡聽留聲機,但那個一個是不好買,第二就是同樣的貴,也不太合適。雖然說是閨蜜,但送的東西太貴了,顯然也不算太合適,同時還要比較實用的東西。
想到這裡,李昭倒是有了靈感,於是插話道:「我倒是想到有東西挺合適的,軋鋼廠下屬的電器廠生產的電器,你們不是有進口嗎?從那裡面選就挺好,你們大使館應該用的比較多,你只需要找你覺得比較實用的就行。」
聽了李昭的話,娜斯佳眼前一亮,說道:「是啊,怎麼沒想到呢,那些商品大部分你們國內都沒上市,選擇一樣還真的挺合適的,而且價格合適的還挺多。」….
想好了物品,她們就又去聊天去了,而李昭則是繼續督促幾個小傢伙做作業,今天由於去探望婁曉娥耽誤了時間,他們的作業已經比平時寫的慢了,李昭需要督促一下,以保證他們在上床睡覺之前能夠將作業都寫完,他可不想被叫家長。
就這樣,過去了三天,週六的時候,婁曉娥終於回到了家,她等於在醫院住了接近五天的時間,而這幾天蘇雅則是每天下班接了幾個孩子之後,都會拉著李昭一起去看婁曉娥,而經過幾天的調理,婁曉娥恢復的也挺好。
只是到了家之後,何家算是捅了馬蜂窩一樣,客人直接就開始絡繹不絕了起來。其中最多的就是食堂的一眾學徒,這些人由於都需要跟著何雨柱學習,那是都拿何雨柱當師傅的,在李昭週六晚上到四合院吃了飯回到家的時候,何家還開著門,裡面還有不少人坐著,李昭瞅了一眼,就沒有再管了。
週六如果說還算好的話,那週日人就
更多了,當然仍然是以廠裡廚房的學徒為主,當然還有何雨柱的同事以及四合院的人。要知道四合院的人都沒有來過這邊,這還是他們第一次到這邊來,對於樓上的環境那是相當新奇。
大概上午九點,就在李昭在樓上畫圖,而幾個小傢伙在旁邊做作業的時候,蘇雅敲開了李昭書房的門,說道:「院子裡的幾位大爺都來了,估計有事想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