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雅點點頭道:「那就這麼辦,這樣今年我們大棚的收入又可以增加一批了。」
李昭見蘇雅這麼說,問道:「難道大棚還能虧本不成?現在每天有幾百噸菜賣出去吧,這些不都是賺的錢嗎?而且現在這價格也比平時的高了不少。」
蘇雅見李昭這麼說,苦笑道:「你是不知道咱們養的魚,每天需要喂多少東西,還好我們今年準備充分,不然真的是大問題,現在每天僅僅是餵魚,就需要一兩千噸飼料,還好入冬前,我們儲存了大量的青貯料,不然現在加工魚飼料都是問題,不過也是真的能賺錢,過年的時候,魚估計也能漲點。」
李昭聽了之後也是有點咋舌的,他是真的沒有細算的,也沒有管過這些事情,都是李父以及農業研究所在操心這些,李昭這會也知道了為啥李父能忙成那樣了,好傢伙,就這麼算一下,到明年開春,能夠使用新草來做飼料餵魚,就需要儲備幾十萬噸飼料,再加上養殖場的各種家畜,不忙才是怪事呢。
李昭問道:「現在農場每天能進賬多少?會不會虧本,我還真沒注意這些。」
蘇雅說道:「如果只算大棚的話,進賬也沒多少,也就幾萬塊罷了,一個月有二百來萬吧,如果能賣魚的話,就算三分之一吧,估計能有三四千萬進賬。」
李昭聽到這裡也就安心了,他對大棚有預期,現在聽了蘇雅的話,已經沒有什麼疑慮了,畢竟李昭那裡的都是預期,而蘇雅這的是確切的收入。不過能賺這麼多也就是現在的農場是國有農場,中間也沒有二道販子壓價,利潤大部分都交給了農場,不然根本不可能有這個利潤,這個時代發展好了也是真的有好處的。
兩人就這樣邊走邊聊,很快就和眾人一起逛完了這裡,接下來繼續去參觀農業研究所那邊的大棚,當眾人到達那邊的時候,首先去的就是那個小的大棚,然而到了這裡李昭卻是驚呆了,首先是這裡很暖和,最少也有二十五六度,外面最少是零下五六度的氣溫,而這裡是二十多度,那感覺就是到了夏天。
隨著眾人走進大棚,這裡的景象直接就驚呆了眾人,首先是香蕉,這裡居然已經有開花的了,而且不止是香蕉,其他的水果也有開花的,外面可是大雪天,這還是熱帶的水果,現在就已經開始開花了。只有椰子樹現在還小,不過已經開始給樹幹做造型了,看著明顯的切口,李昭不知道這樹會不會被玩死。
這種景象,在這個時代是比較稀奇的,但李昭算是見多識廣的,只是在未來這種模式有點得不償失罷了,在北方種植南方水果,代價有點太大了。不過這種景象卻是最有說服力的,在這個時候,這個大棚就是最好的廣告了,還有什麼是比在冬天的北方,直接種植南方的水果,還直接開花結果了更有說服力的呢?
眾人在這裡仔細研究了每一棵樹,待了良久才到旁邊的大棚去參觀,只是和這個水果大棚相比,這邊的就有點平平無奇了,溫度和農場那邊的差不多,只是這邊作物長勢都比農場那邊的要好很多,就如現在,大
棚裡的補光燈也是開著的。
這種大棚是非常適合大毛的,他們那邊雪封時間比較長,如果不採用這種模式,到了冬天,就算是供暖,那麼光照時間不足的情況下,說不定長勢也不好。只是李昭不知道大毛現在的具體情況,雖然給他們推了不少次,但他們動不動心是真的不知道,更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出巨資進行這項推廣。
很快眾人就看完了這百十畝的大棚,然後一起到了農業研究所的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