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發生了,帶來的問題很多,廠裡也開始為最近一系列的問題制定措施,而李昭倒是瞞樂呵的。原因也很簡單,由於開始的時候,對於雷達研究並不算太重視,所以雷達方面的進展一直有點差強人意,而最近急需了,又哪有那麼快就能達到要求,現在想問上級要人,又根本要不到,然而現在讓李昭找到了機會。
和地面不同,空中的雷達是不能無限的增加體積和功率的,地面雷達天線可以搞幾十平米,但空中,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儘可能的給飛機提供更好的雷達。這也就給廠裡的雷達研究組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而且人手也一直不足,雖然配了一些新人,但想真的起到作用,還需要不少時間,這一次的機會來的正好。
畢竟這次是在沒有申請的情況下,擅自在廠裡進行一個新專案,等於還把軍工廠的總工給坑了,李昭都有點佩服軍工廠的總工了,感覺他就是在釣魚,而且還是直接給廠裡好大的一個把柄,現在的情況就是,對方想下船都不可能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李昭對於雷達根本沒有研究,根本沒法給相應的專案提供幫助,最多是將在網上看到的內容說一下,但能起到的作用,那是真的有限。不過,這次有內部的人幫忙,應該可以給廠里拉來幾個人吧,雖然不一定是最頂尖的,但至少比廠裡現在從新人培養要好很多,這些人畢竟是有經驗的。
果然沒過幾天,軍工廠的總工就帶來了六個人,那位又拉來了五人,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人不知道怎麼說動了他們研究所,他們是直接帶著他們檔案來的。
對於這種情況,李昭是非常疑惑的,現在各個研究所基本上都是缺人狀態,但現在能放幾個人出來,是真的非常奇怪的,而且這一次不僅放人了,還是直接六個。李昭不由得問道:「你們研究所怎麼肯放你們離開的?」
而答案也不算太出乎李昭的預料,就聽他們答道:「我們的情況都差不多,我們本身提出的專案都沒有透過,平時都是在其他組裡打雜,現在有機會,我們當然是希望搞我們自己想要搞得方向了。至於為什麼會放我們離開,原因也很簡單,研究所的經費太緊張了,根本沒有那麼多的資金養活我們。」
李昭聽到這裡也是瞭然,現在的雷達都是軍事用途,民用比較少,基本上研究經費都是靠軍費支撐,最多軍工部門再撥一些款,可以這麼說,也就九九八廠過得好一些,畢竟廠裡在研究經費上非常充足,已經到了不知道怎麼花的程度,不過這也是李昭用實實在在的成績爭取來的,如果沒有成績,這待遇早收回了。
至於其他地方,過得都是苦哈哈的,研究經費都是數著指頭花的,畢竟軍費才七十多億,要養活超過四百萬的軍隊,而且這兩年軍隊還在逐漸擴軍,這軍費哪裡夠用,要知道部隊不僅要支援研究,還要更新裝備,軍費是真的少。
當然就算是九九八廠,其實過得也是不怎麼樣的,只是廠裡有自己的農場,還有進口的糧食,糧食供應上比較充足罷了,能夠讓廠裡都吃上飯,而廠裡的資金,基本都是花在研究以及建設上的,真的用於改善員工待遇的,也就住房而已。
知道了原因,李昭直接就帶著他們辦理了入職,這次的事情實在太順利了,入職之後,李昭直接給所有研究雷達的人員開了一個歡迎會,加上廠裡原本的人員,這個團隊也不足四十人,實在是太少了,對於這個情況,李昭也很無奈。
經過李昭的一番詢問,他也樂了,無他,這次被叫來的五個人也是研究機載雷達的,只不過研究的是米二十一的雷達改進,因為這一項研究不是最重要的序列,所以沒有拿到經費,估計這就是因為知道廠裡的研究專案,專門給叫過來的。
對於這種情況,李昭直接讓廠裡的雷達專案負責人介紹了廠裡的雷達研
究情況,然後很自然的就將新來的五個人編進了廠裡的雷達研究專案,對此他們倒是非常高興,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廠裡的雷達比米二十一已經先進很多了。
畢竟米格二十一的雷達實在太拉胯了,探測距離只有區區二十公里,而武器攻擊的引導距離只有不到十公里,這樣的雷達怎麼可能符合廠裡的需求,三代機要求的一大指標就是超視距打擊能力,雷達不行,這一項達不到,其他的再好都是虛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廠裡需要的雷達不但探測距離要遠,還要輕。
當然這個輕是相對的,蘇二七的雷達是所有戰機裡有名的重,達到了驚人的五百多公斤,而用於米格二十五的雷達更是達到了六百公斤,這樣的重量顯然是不能接受的,不過好在發動機推力足夠,雷達重量在二三百公斤李昭也是能接受的,而且廠裡的雷達顯然是使用電晶體的,更有晶片可以使用。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來二三百公斤,就應該能夠達到比較先進的程度,所以李昭當然就提出很高的要求了,探測距離最少一百公里,武器引導攻擊距離最少要有八十公里,而且最好是擁有比較好的下視能力,這樣飛機才會比較有用。
這款飛機的前期型號,肯定是存在非常多的缺點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機動能力估計會比較差,很多時候,可能都會擔當轟炸機的角色,這樣的情況下,顯然要有下視能力才可以,而沒有參考的情況下,研製一款這樣的雷達當然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廠里根本沒有其他研究這一塊的人。
當然了,如果他們能夠將雷達的效能搞得更好,那李昭當然是更加歡迎的,只是可能性不太大,不過現在有了五個本來就是搞機載雷達的人,想來會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有了這個大收穫,李昭當然非常高興,對於他們六人的待遇那是直接拉到最高,首先是家屬安排工作,這個簡單,廠裡有的是職位。
其次就是房子,這個更好說,廠裡留的有幾百套,直接每人先來一套,安排完這些,李昭又看向了研究火炮定位雷達的那位,對於他,現在李昭是怎麼看著都親切,李昭也說道:「我記得你不是還有幾個助手嗎,他們不來嗎?」
對於他的助手,李昭也是很感興趣的,他們雖然不見得有多厲害,但絕對不比廠裡現在培養的這些人差,來了也是一個好的勞動力,不過顯然李昭要落空了。
聽到李昭的問題,他回答道:「沒辦法,他們不願意過來,可能是怕受到處分吧,畢竟我們浪費了不少錢,我已經看到廠裡下的處分通知了,挺嚴重的。」
聽到他這麼說,李昭也只得解釋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你們是沒有申請的情況下擅自研究,廠裡肯定是要有表示的,不過你們研究的專案非常有用,非常適合與現在的自行火炮配合使用,所以我們也是非常願意支援這個專案的,不過現在就你一個人,這個專案可不行啊,最好是將他們也帶過來。」
聽了李昭的話,他也明白李昭的意思,就是不會處分他們,不過也是他們多想了,這次犯錯誤的又不是他們,就算是他們,犯錯誤的時候也不是九九八廠的,廠裡當然是不會處分他們的了,不過過來之後,再犯錯,那肯定也是要處分的。
聽了李昭的話,他接著問道:「那他們過來可以給什麼待遇?」
對此李昭早有計較,說道:「待遇的話,工資和廠裡同等級別的研究員同等待遇,結了婚的話,家屬我們同樣給安排工作,最後就是房子的問題,沒結婚的住宿舍,技術人員的是雙人間,一會你可以去看看,結了婚的話,只能和廠裡其他人一起等安排了,不過也不會等太久,廠裡這幾年都在大力建設住宅小區。」
「最遲明年就應該能分上房子,我們的房子都是三室一廳一廚一衛的,冬天還給供暖,不過現在
廠裡也在研究夏天集體供冷的問題,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也會嘗試夏天供冷。如果有孩子的話,廠裡也可以想想辦法,畢竟他們人也不多,還是能勻出來幾套的,不過如果結婚了沒有孩子,那就只能住宿舍等一年了。」
引進人才嗎,優待還是要給的,廠裡本來就對研究所的人員有優待,只要結婚就給房子,但顯然他們外來的要等一下,最多隻能給明年的,今年的甭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