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醫療資源是比較匱乏的,就以醫生來說,這個時代最多不到未來的十分之一,而人口卻是未來的一半,可想而知,這個時代的缺醫少藥程度。
而且這個時代的整體衛生條件也差,就算是城市裡,衛生條件也都是一般。而農村的情況更加嚴重,特別是飲水問題,在農村甚至到了八九十年代,還有地方使用的是水溝裡的水作為生活用水,那可不是泉水之類的,是真的水溝。而這個時代,情況就更加嚴重了,農村出現疾病的情況也是更加普遍了。
醫生缺乏還只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是缺少培養醫生的途徑,就算是《赤腳醫生手冊》這種並不高深的醫術,也都沒有誕生。只是對於這本書,李昭只聽過名頭,根本沒有看過,所以想讓他直接解決這樣的狀況,根本不可能。
不過他雖然沒辦法,但廠裡有兩所附屬醫院,倒是可以從他們那想想辦法,而且還不僅是附屬醫院,廠裡還和軍方以及醫學院都有比較良好的關係,如果將這些人員整合起來,弄出一本實用的常見病症以及急救的手冊出來,想來是不會比《赤腳醫生手冊》差,當然了考慮到文化程度的問題,肯定是要淺顯易懂的。
想到這裡,李昭接著說道:「關於村裡的看病難的事情,我倒是有點想法,咱們醫學研究所不是在研究常見病的醫療方法嗎?如果將這些常見病以及實用的急救方法編撰成冊,然後發行出去,給廣大農村的醫務工作者提供參考,你覺得怎麼樣,而且還可以邀請軍方醫院以及醫學院一起參與進來。」
聽到李昭的這個提議,蘇雅還沒表態李星就直接叫到:「二哥,這個方法好,村裡的醫生好多都是隻懂一點土方子,除了一些有家傳醫術的醫生外,大部分病症他們都沒什麼把握,如果能出一個這樣的冊子那就太好了,只是這個冊子不能弄得太高深,太高深了可沒有多少人能看懂,就是我很多書都要啃很久才明白。」
蘇雅聽後,說道:「確實是個好主意,而且不僅可以出這個冊子,還可以將農業研究所那邊弄得冊子也整理一下,他們那邊關於農業以及獸醫方面的內容也很有用,這樣只要出兩本書,農村的很多問題,都能解決了。最重要的是花不了多少錢,農業研究所那邊出的冊子,大多數都是土方子或者用中藥。」
這麼一聽,李昭也是驚了,這媳婦的想法也是好啊,這是準備將傳說中三大神書中的一本半給弄出來啊,而軍事上的事情,顯然不用一個工廠超心,想到這裡李昭說道:「這主意好,這樣基本上種地、養殖、治病等農村常見的問題都解決了,如果再加上常見農機維修,基本上農村常見問題都解決了。」
李昭提到農機的問題,也給蘇雅開啟了思路,接著說道:「你這一說,我也想到了不少東西,你看村裡基本上都是自己做衣服什麼的,還可以將這些常見的技術都加進去,這樣也能讓村裡的生活水平提高不少,你看怎麼樣?」
李昭聽的都有點無語了,但是這個話題還是剎住比較好,不然最後不知道會出多厚的書了,這可和實用不沾邊了,畢竟內容太多、太雜也是會影響人的學習興趣的,李昭雖然不忍心打擊蘇雅的積極性,但這個事情也還是要說清比較好。
李昭這時說道:「打住、打住,開始不用搞那麼雜,如果你感興趣,咱們後面可以接著出,開始的時候,咱們就搞一個常見病症治療以及急救方法的書,再加上你剛剛說的農業研究所的那個小冊子就好,至於常見機械維修,都可以往後放放,現在農村也沒有多少農機,弄了也沒有多少用處,先緊實用的來。」
聽了李昭的話,蘇雅說道:「可以,不過這個事情我們先找我爸聊聊去,找軍方以及醫學院的事情,還是我爸出手比較好,我們去找有點搭不上話。」
其實這個事情直接讓
附屬醫院發邀請也可以,但顯然沒有蘇父的面子大,蘇父可以直接找上級主管部門,而只要上級主管部門直接發個工作函,很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如果是附屬醫院發函,那麼這個流程就多了,需要的時間太長了。
說著李昭和蘇雅就一起去找蘇父,而李星則是抱著李昭的兒子去找李母去了。看著跑去李母那邊的李星,李昭也是搖頭,這哪是去找李母啊,這就是粘他女朋友,王珺在哪他去哪,只是還好這個時代比較保守,不然早被人撬牆角了。
找到蘇父的時候,他正跟著孫女在那雞同鴨講,才兩個多月的嬰兒,哪裡能有什麼意識,他就是在那稀罕罷了。見李昭兩人過來,蘇父也知道這是有事,將看孩子的事情交給蘇母,就帶著兩人到了書房,然後就直接問道:「今天好不容易休息,你倆還不安穩啊,又想到了什麼點子?你們這樣好像還挺著急的。」
這時蘇雅就將剛剛幾人說道的事情說了一遍,而李昭也補充一些道:「除了這些之外,最好還邀請南方的一些醫院或者醫學院一起加入進來,有些病症,可能是南北方獨有的,而且一些中草藥也不是哪裡都有,所以最好南北方都考慮一下,這樣能夠更全面的解決問題,最後就是咱們應該在農場設立衛生所了。」
是的,廠裡是有這個條件的,而且醫生也不一定要固定下來,可以讓醫院的醫生去輪值,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給農場配醫生,不過暫時估計沒辦法,畢竟從醫院選人的話,估計選到誰都不合適,又有誰想去條件差的地方呢?
聽了兩人的話,蘇父說道:「這個事是好事,正好我們醫學研究所正在研究這方面的內容,正好可以讓醫學研究所牽頭搞這一方面的事情,我看看下午去拜訪一下醫療衛生系統的領導,和他們商量一下這方面的事宜,這個事情需要他們牽頭才好辦,讓我們自己收集南方的資料,還是比較困難的。」
而李昭想了想說道:「這個事情,最好是我們牽頭,當然如果有人不服氣的話,那就算了,我們雖然成立了研究所,但畢竟只是咱們廠的兩個附屬醫院,想來會有不少人有想法。如果事情進行不下去的話,我們就自己來,雖然我們實力不一定多強,但至少比缺醫少藥的農村要強的多,最多收錄的病症少一些。」
蘇父點點頭說道:「這個我比你明白,就算是有人反對也無妨,我們大不了直接用上級的名義編撰,而編撰人員都寫上就是了,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沒必要爭那麼多,再說了,有我們在,這事肯定是誰帶頭,誰出錢,我們可不怕出錢。」
李昭聽完笑了起來,是啊,這事只要九九八廠參與了,這錢肯定是九九八廠出了,以蘇父來說,他是巴不得別人爭呢,這樣說不定還能賺一份補貼。如果有人想讓九九八廠當冤大頭,出錢、出力然後給他們成名,那不好意思,我們自己玩,你們想出名,自己想辦法去,大不了最後自己組織人完成就是。
這時蘇父也接著說道:「至於說衛生所的事情,咱們可以在接下來招聘一些醫生,然後放到醫院培訓一段時間,然後派駐到農場,同時再讓醫院搞一個輪值,讓醫院的優秀醫生,輪流到衛生所值班一段時間,可以是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
李昭點頭道:「可以,不過一個星期太少了,有的時候,病人可能還沒好,就換醫生了,最少半個月吧。而且我們需要儘快組織醫院的醫生,給農場的村民搞幾次義診了,想來現在他們的情況不容樂觀,不然李星不會說的,現在李星雖然只是準備上大三,但水平還是有的,他肯定發現了不少不好治的病。」
蘇父聽了之後說道:「李星過來了啊,我說你們怎麼聊到醫療上面去了,組織義診的事情,小雅去做就好,這個倒是簡單,而且農村常見的病症也就那麼多,對於這些方面,醫院也有預案,
直接找兩個院長就是,也就是多派幾輛車的事。」
是的,派人去義診這事是不難,醫院不知道做了多少次了,而且那些軍醫出身的人,對這種工作也都有經驗,蘇雅只要組織好後勤工作就好。而農業研究所方面,他們出的冊子就更簡單了,他們一直在出,只是並沒有搞成太正式的書,現在編輯成冊,然後出版,對於他們來說,也沒有什麼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