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第六百九十章 老辦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九十章 老辦法 (1 / 2)

隨著裝置運轉正常,李昭算是放下心來,雖然進行了很多試驗,但他還是不怎麼放心的,不過還是材料上的優勢作用夠大,而且隨著各種機械的進步,材料上的優勢也表現的更加明顯。為什麼六十年後很多以往覺得非常困難的機械或者裝置能夠很輕易的取得突破,原因就在這裡,材料突破了,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就如李昭設計渦扇發動機,他只是參考了一份不知道從哪來的圖紙,如果說多優秀,肯定不可能,中間肯定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渦輪的效率可能不算高,這種情況是非常容易出現的,畢竟未來的渦扇發動機,加力推力可以達到一百九十千牛了,李昭和那樣的發動機還差的太遠。

雖然可能設計存在問題,但現在李昭有了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耐高溫合金,這個時代白頭鷹的耐溫合金也不過是一千四百度,這就是他們加力時渦輪的溫度,而李昭則是可以直接使用耐溫達到一千八百度的合金,這就是優勢。

而且隨著廠裡對於金屬材料研究所的持續投入,這些金屬的最高溫度也肯定不會只是這些,如果能夠達到兩千度,就算李昭設計的發動機效率真的不怎麼樣,也絕對可以達到一百九十千牛的加力推力,這就是材料的最大作用。

待裝置運轉正常,幾位領導就叫上蘇父以及李昭進了會議室,這時機械系統的領導問道:「現在發電機組執行的挺穩定的,還達到了李昭說的超臨界狀態,我們再在發電廠安裝一臺發電機組怎麼樣?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我們的費用。」

聽了機械系統領導的話,上級領導說道:「可以,就是不知道能夠降低多少,現在才剛執行,還不知道具體情況,不過有這種三十萬千瓦的,我們確實沒有必要再開那麼多十萬千瓦的,而且只有一臺,維修也會有問題。」

聽到領導的話,李昭說道:「領導,我們用的煤是四十五元每噸,根據計算,一度電大概可以少用煤兩百多克,大概是一分錢,除此之外就是熱效率大概可以提高八個點,原本的效率不到百分之三十,現在估計可以到百分之三十七八,現在電價是兩毛,按照計算的話,大概可以降到一毛五一度。」

聽了李昭的話,領導問道:「可以確定嗎?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好全國推廣了,對了這個裝置現在可以放到其他工廠生產嗎?你們廠單獨生產的話,不一定能夠供得上其他地方的需求,現在全國都在缺電。」

李昭聽完說道:「以我的估計,目前能夠生產的最多三家工廠,其中一家還是我們,其他的工廠的鍛壓機噸位太小,生產出來的零件,可能達不到強度需求,另外就是他們的裝置應該比較落後,生產效率,估計不高,極有可能兩個工廠一起都比不上我們一家工廠,您知道京城軍工廠吧?他們的裝置就是我們新換的。」

是的,軍工廠合併進來之後,廠裡就對軍工廠進行了升級改造,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更換了很多廠裡自行設計的重型裝置加工機床,那邊效率也是提升了很多,而其他的工廠,估計也是和軍工廠一樣,這樣的情況下,產能真的不會怎樣。

聽了李昭的話,軍工系統的領導說道:「我們其他工廠也在進行這些裝置的更新,只是投資也是有限的,更新的比較慢,另外就是萬噸以上的水壓機,現在全國就四臺,兩臺在九九八廠,其中一臺還是八萬噸的模鍛機,這個投資太大,暫時沒有在其他工廠建設的意向,而萬噸的,每臺也要四五千萬的造價。」

聽到這個造價,領導也沉默了,是的,現在各個部門的經費都多了很多,但這樣大手筆的花錢,也沒有哪個部門能遭得住,特別是現在還在進行三線建設,這個投資可是很大的,如果將萬噸水壓機加入建造行列,那結果可想而知。

而機械系統的領導也說道:「機械系

統也一樣,只是現在九九八廠能夠提供很多裝置,所以機械系統更新的比軍工系統要慢一些,畢竟我們的經費也少些。」

聽到這裡,領導問道:「以你們廠的情況,每年可以提供多少臺發電機組?」

這時眾人都看向李昭,詢問廠裡的產能,李昭想了想說道:「二十臺,最多二十臺,不然可能會影響其他產品的生產,我們現在在給全國範圍內提供重型裝置,這些裝置很多都很關鍵,不可能不生產的,不然也會影響其他產業的發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