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點頭道:「那你回來和爸說一下吧,看看什麼時候安排採收一些,然後先用一下,看看做出來的菜怎麼樣,這只是看著好可不行,必須口感好才行。」
蘇雅聽了之後點點頭,看看何雨柱,她也有了主意,這事情也是比較好安排的,於是說道:「可以,正好明天有一些領導要來,招待餐就可以用這裡的菜。」
李昭聽了之後點點頭,明天的事情他知道,這是早已經安排好的,來的人還不少,雖然不會搞多麼高規格的接待餐,但讓何雨柱下廚,也是再正常不過的。
何雨柱聽了之後,也知道是要他出手,於是說道:「這樣的話,那我看看現在都有什麼可以用的,明天早上就讓他們送一些過去,正好試試看怎麼樣。」
李昭見何雨柱準備去找菜,也就和蘇雅繼續逛起來,今天來看看倒也放心了下來,雖然是首次搞這種模式的大規模應用,但畢竟有農業研究所的全程指導,倒是真的沒有出什麼問題,最多也就是在開始階段對於一些事情估計不足,後續稍作補救就好,也沒有什麼需要他插手的事情,現在做的都挺不錯的。
兩人也沒逛多久,十來點的時候,感覺太熱,也就回家了,這時蘇雅問道:「要不要去農場看看?那邊的情況也不錯,自從建成你都沒有去看過,要不要去看看有什麼問題,我看你都沒有怎麼給這邊提什麼意見,這和以前可不一樣。」
聽著這話,李昭也是苦笑:「我一個學鋼鐵和機械的,哪裡懂多少農業方面的事情啊,也就是有點奇思妙想罷了,現在已經到了這個程度了,只能靠農業研究所不斷的推陳出新,然後深入研究相關的技術,我也就多看了幾本書,懂得能有多少?現在這裡應用的各項技術,其實我都是一知半解的,哪能提什麼建議。」
現在的情況,確實是到了李昭能夠想象的盡頭了,就如現在的光照,究竟該用多強的光照射,才能讓效益最大化,李昭可能知道嗎?顯然不可能,這需要進行長期試驗才能得到詳細的資料,並不是誰便裝個燈就可以的。
而再進一步的研究無非就是非常專業的種子、基因等方面的研究了,如何培育良種,如何將其他基因轉移到新的作物身上,都不是李昭能夠插手的,就比如高產油大豆,就是將產油多的大豆基因,轉移到產量高大豆身上,這些李昭不會。
畢竟這一類的技術,都是處於比較壟斷地位的技術,以李昭的情況來說,最多聽說過,或者在網上看過隻言片語,能夠提供的幫助真的很小了,這樣情況下,還不如讓研究所自行發展呢,李昭最多就是提上一句,而操作則是研究所的事情。
要知道在未來知識壟斷也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壟斷方式,很多時候當你離開學校之後,再想學習知識,就變的困難了起來,而且往往都是需要花費不小的代價的。就如一些知識類的資料庫,會員費每年都是動輒幾百,甚至幾千,而在這裡往往你能接觸到的知識,也可能不是什麼非常先進的知識。
聽了李昭的話,蘇雅也是瞭然,是啊,一個人就算是再厲害,往往也只是在他
的專業領域厲害一些,一直以來李昭在農業方面的發力點,都是合理的安排生態鏈,搞生態農業,至於技術,還真的是以農業研究所為主。
聊到這裡,蘇雅也不再想這些,和李昭一起回家了,今天也逛了兩個多小時了,還帶著孩子,天又這麼熱,而且孩子還被兩人帶著走了一段不短的距離。最重要的事,現在到了差不多喂孩子的時間點了,在這裡可沒法喂。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