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算如此,由於電子方面的原因,這款坦克李昭花費的時間也已經非常多了,李昭和別人憑空研究一款坦克是完全不同的,他能夠參考的東西多了很多,而且在機械上的融匯貫通,也讓李昭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才會讓這款坦克能那麼快的定型,當然初期的型號,估計效能也就那麼回事,畢竟電子系統真的很垃圾。
現在的電子系統等於說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對於目標的搜尋,還是人工為主的,而電子系統只是在鎖定之後,提供一個輔助瞄準,當然以後的功能肯定會越來越優越,但那需要的時間是非常久的,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才可以。
由於夜間已經裝了不少的一部分,所以上午的安裝很快,又過了兩個小時,基本上坦克就再次組裝完成了,而李昭也將坦克再次啟動了,將各個功能都開始試驗了一下,沒有發現什麼問題之後,李昭再次將坦克開上拖車。今天的試驗需要進行炮擊試驗,所以今天的試驗會交給士兵們來完成,這些人都已經準備好了。
當然為了保密考慮,找的人也是比較特殊的,無他駕駛員是李昭的大舅哥,而火炮操作人員是從軍工廠調來的火炮試射人員,至於電子方面的操作人員,李昭就不知道是從哪裡找來的了,至於車長,好傢伙,張師長親自擔任。
不過看著這個配置,李昭也可以肯定了,那就是張師長以後估計之後只能到生產車間過眼癮了,基本上是不可能裝備他們那個師了,至少在短時間內是甭想了,不過這也正常,那就是他們畢竟劃成了生產建設兵團,對於新式武器的裝備,已經放到了三線上了,他們目前估計連二線部隊也算不上了。
很快眾人到了昨天的訓練場,李昭也開始教他大舅哥怎麼駕駛,說真的,這玩意比以往他們駕駛的坦克輕鬆多了,基本上能開軍車的就肯定能夠駕駛,只是方向盤相比軍車要重一些,這樣的情況下,學起來當然會快很多了。
至於火炮方面的操作,那就更不是問題了,畢竟是軍工廠專門試炮的人員,說真的,這款火炮,估計他們已經試了不知道多少次了,現在就是來友情客串的。而且以他們的水平,估計對這款火炮的瞭解也非常深,對於如何才能準確命中目標,也比一般的炮手要好的多,所以找他們最能試出火炮的效能。
至於說電子方面的操作人員,李昭是真的不認識,不過相對來說這個也比較簡單,李昭只是稍微講解了一下,也就明白怎麼用了。這原因也很簡單,電子系統的功能太少了,根本沒有什麼複雜的東西,複雜了現在也搞不出來。
待李昭也坐上觀察臺,拿上望遠鏡,坦克也就慢慢的開了起來,開始的時候駕駛還有點生疏,過蛇形彎道的時候還經常出現拐彎幅度過大或者過小的問題,但一圈沒跑完,李昭的大舅哥就找到了感覺,駕駛也絲滑了起來,第三圈的時候,已經能夠很好的控制坦克走蛇形彎道了,而且是根本不減速的狀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
這種操作方式就是李昭想要的,只要你會開軍車,那麼只要稍加訓練,那麼就能很好的駕駛這種坦克,畢竟簡化了駕駛系統之後,開這個坦克,估計也就和開貨車差不多的難度,當然還是要比開軍車難不少的,但總體來說,比以往的坦克那是簡單的太多了,李昭大舅哥這樣能開軍車和貨車的,學著是真的容易。
很快在第四圈的時候,火炮也開始配合著進行瞄準演練了,估計攻擊演練也在進行,現在還沒有將炮彈放上去,準備等坦克上的人再熟悉一下才放,不然很有可能出現問題,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一百二十五毫米的炮彈,威力可是很大的。
不過關於炮彈的放置問題,李昭並沒有走大毛的老路,當年大毛為了儘可能的利用空間,將油箱設計成了炮彈架,再加上自動裝填系統,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同時還能提供更加快速的射擊。不過李昭並沒有這麼走,油箱李昭是分開了的,也加裝了一定的裝甲,這樣可以提高坦克內部的生存機率。
畢竟未來可是出現過大毛產的坦克,只要一發命中,就會立即變成一個大烤箱的事情,坦克中彈之後,士兵生存機率太低了。當然如果是真的擊穿裝甲的攻擊,就算是沒有油箱,生存機率也不大,但李昭還是不太想那樣。
其次就是自動填彈裝置李昭沒有使用,目標的主旨還是儘量簡化機械結構,畢竟現在就處於越簡單越可靠的階段,李昭可不想搞太多複雜的東西。至於駕駛系統,那是為了更好的控制坦克,畢竟原本的系統,對於駕駛來說,有點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