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裡生產的農機現在已經開始了量產,首先生產的就是小麥和水稻的聯合收割機,將會直接供應給一部分農場進行試驗,當然這些機械是要收錢的,只是因為處於試驗階段,所以並沒有賣很高的價格,可以說這些農場是撿到便宜了。
聽了蘇父的解釋之後,機械部的領導說道:“這樣也好,你們自己找到了試驗物件,我們就不用插手了,不過接下來的機器分配上,估計要傾斜到推廣的農場上了,他們開始生態農業之後,人手方面將有比較大的短缺,畢竟專案多了。”
對於這種情況,在座的都能理解,而且李昭本來就是準備銷售給推廣生態農業的農場的,上級願意分配給他們那是最好,也不用李昭等人去申請了。
經過一番交流之後,果然從第二天開始,關於地方彙報的激進想法,上級領導開始了降溫。這時不降溫是沒有辦法的,一則推廣的投入是真的很大,不說別的就是一個道路問題,其實就根本沒有解決,如果有錢,李昭絕對會希望所有的農場都儘量修上水泥路,而不是現在這樣的渣土路,根本原因就是負擔不起。
就如水泥路,完全按照最低標準來建設,十公分厚,三米寬的鄉村公路,這種級別夠低了吧?基本上重車都是完全不能走的,但造價會到多少呢?差不多每平方就要六七塊錢,這還是完全不算人工以及各種雜費的情況下的,對於一個大農場來說修建十公里這樣的道路不多吧?算下來造價就要二三十萬了。
但一個大型的農場,十公里的最低檔水泥路夠用嗎?顯然是不夠的,如果想將所有地方勾連在一起,沒有三五十公里的路,根本辦不到。除了路之外其實還有房屋的問題,這個時代的農村,其實大量房屋都是低矮的土坯房,而磚瓦房,基本上都是以前地主留下的,這些也是需要想辦法解決的,可以說到處都要錢。
現在的財政收入是比以往要強很多,但是,這些錢多嗎?說真的,是真的不多,李昭估計今年的財政收入估計可以突破七百億,將近八百億的樣子,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不過了了的一百元罷了,這樣的情況下,又能完成多少專案呢?
如果真的所有的專案都按照最優的方式來建設的話,那麼一個十萬畝地的農場,想要完成基本的各項建設,估計最少也要幾千萬的投入。畢竟除了道路還有房屋改造,專案建設,水利設施,各種機械等等,總之到處都是需要錢的。而國家能夠提供的資金是多少呢?一個十萬畝的農場,也不過是幾百萬罷了。
現在的情況下,生態農業的推廣,無非就是打通生態農業的各個環節,然後讓農場積蓄實力,然後按照計劃慢慢發展,實現自我增值,然後一步步完成農村的最終發展。而打通環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確定種什麼、養什麼,以及後續該往哪方面發展,最終發展成什麼樣子罷了,或者說希望發展成什麼樣子罷了。….看清了現在的情況之後,接下來的會議就完全如李昭的預料一樣了,所有的工作也都回到了正軌,畢竟這個時代國家是真的沒有那麼多錢投資的。
接下來的會議,又回到上個月的狀態,只是這一次又有所不同,畢竟這一次推廣之後,規模會非常巨大,對於各個農場應該安排什麼專案,需要深思熟慮才行。各個農場要形成互補,而不是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就形成競爭的關係。
除了這一點之外,和上個月的情況就差不多了,不斷的將專案做出來,然後不斷的修改,只是由於接下來的推廣規模急劇擴大,所以制定方案的時候需要的時間太多了,畢竟這是上千家十萬畝土地的農場,方案肯定不是以前能比的。
當然這一次李昭就沒有再參與進來了,畢竟這個工程量太大了,如果所有的方案李昭都想要稽核,那麼他基本上需要花幾個月的時間來看他們的方案,李昭顯然沒有這個時間來做這項事情,所以稽核方案的任務,也都交給了上級。
當然李昭也不是什麼都不過問了,畢竟這個推廣關係這李昭農業計劃的最終走向,所以對於進度他還是非常的,只是沒有如以往那樣什麼都要過問罷了。
就在農業研究所這邊會議還在進行的時候,農場的工作忙了起來,不錯,夏收開始了。這個時候的蘇雅已經有了五個月的身孕,這也是她今年少有的外出遊玩的機會了。當然今天的人是非常多的,不僅有李昭兩口子,蘇父、楊廠長等廠裡的領導,還有上級部門的領導,都一起過來了,當然也少不了娜斯佳。
今天之所以有這麼多人過來,主要還是看收割機的情況,李昭弄得這款收割機是比這個時代大多數裝置都要大的,畢竟別人不過七十五馬力的拖拉機,他這個直接就是接近二百馬力,有這麼大的動力源,又怎麼可能和別人的一樣呢?
這個時候的天氣已經開始熱了,為了照顧蘇雅,李昭將她和娜斯佳等遊玩的人放到了李家村的溪邊,這裡現在已經是一個公園了,這裡是以前的老房子所在地,只是因為很多老房子都太差了,所有基本上都拆除了,然後在這裡修建了一個公園,算是村裡的平時活動的地方,當然原來的村部沒拆,那座房子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