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昭不知道為什麼領導會把這個設計給暴露出來,但肯定是有原因的。按李昭的估計,最大的原因估計就是展現咱們的價值,我們能夠憑藉自身的能力發展出世界先進的工業技術,而這些技術只要和我們友好,就能花費代價拿到。
很快一行人來到腳踏車生產車間,這裡的生產正在有序的進行,所有工人都在不緊不慢的做著手裡的工作。這個時代其實工人都是非常自覺的,雖然不至於說做的多快,但絕對都是水準之上的。由於李昭給腳踏車安裝提供了非常多的輔助工具,極大的降低了勞動強度的同時,還有效的提高了安裝效率。
其實腳踏車生產最麻煩的就是緊輻條,六十年後為了減少這項工作,很多設計都是直接將輻條換成了刀型輻條,這種直接省略了這一步,從而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李昭這時並沒有這麼做,李昭是打算在佔領市場份額達到一定程度後再推出這種腳踏車,現在先麻痺一下同行,不然他們來個不講武德,李昭就有的煩了。
看著軋鋼廠的生產效率,兩隊參觀的人員都麻了,大毛的大使問道:“怎麼這麼多輔助工具,這些輔助工具,大概將生產效率提升了多少?”
這些倒是沒有什麼不能說的,李昭笑著道:“大概兩倍,以往一個熟練工,平均每天可以裝三輛腳踏車,現在平均每天可以裝大概六輛。”李昭還沒有采用刀型輻條,如果採用了,那安裝速度就直接是耍流氓了,每個人每天裝二十輛都有可能。要知道裝輻條這活,就算是熟練工也要個把小時才能裝好一個車輪。
這時貝爾納不由得問道:“我看你們這裡都沒有人管工人的勞動效率,你們這樣工人豈不是都會偷懶?你們怎們能保障這麼高的生產效率的?”
李昭還沒說話,就見大毛大使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李昭就明白了這位想幹什麼,這時準備給貝爾納上上思想課啊,於是李昭也是成人之美,笑著道:“這個問題其實大使先生能夠最準確的給出答案,如果你真的想知道,你接下來可以私下和大使先生探討一下,我想他肯定非常願意回答你的。”
這時大使也是用英語道:“如果貝爾納先生願意聽,我很樂意效勞。”
面對這個情況,李昭心裡都笑瘋了,而且這時李昭還把這段對話翻譯給組長聽,組長也是一臉笑意,一副看笑話的樣子。這時貝爾納也明白了過來,知道問的魯莽了,無他軋鋼廠的這種管理方法,怎麼可能拿到高盧雞?
軋鋼廠的管理總體還是學習的《鞍鋼憲法》,主要內容就是“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管理者、工人群眾、技術員在生產實踐和技術革命中相結合”的方式,這些基本很難在他們那裡實現。
最後參觀的是三輪車生產與組裝車間,整個車間仍然是濃濃的李昭的風格,工人都是進行簡單的重複勞動,將複雜的工作直接進行了簡化拆分,然後配備一系列的輔助工具,將原本困難的安裝工作直接簡化掉,極大的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大幅度提升了勞動效率,李昭這可都是模仿六十年後的方式設計的。
這個車間的生產速度和腳踏車車間一樣,都是能達到普通車間兩倍的生產速度。眾人看後都是覺得不可思議,實在是軋鋼廠這兩個車間已經比他們的生產模式都要先進的多了。現在制約軋鋼廠的已經完全不是技術了,完全就是加工能力。
時間很快到了中午,仍然是在原來那個單間,眾人(本章未完!
第三百三十章 還是要參觀
落座後,先是讓眾人淨手喝茶。接下來的流程和上一次大同小異,賞香取消了,菜式也進行了大改變,但一樣的精美,味道更是一點都不比上一次差。
第三百三十章 還是要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