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聽了也是意外,沒想到何雨柱會同意收四個,這樣就好,畢竟再多李昭也沒有打算安排,以合併後的兩廠情況,有四五個比較好的廚師,已經足夠了。到時候只要這幾個人掌勺,然後在配上一幫幫廚,已經能應付很大的場面了。
至於軋鋼廠收的徒弟是不是原來兩個人,李昭也不在乎,何雨柱的命運已經完全改變了。而且李昭還反覆提醒了他人品的重要性,就算是仍然收了那個白眼狼胖子,那也就收了,畢竟以後何雨柱基本也不會靠廚藝去掙錢養家了。
第二天一早李昭就和蘇父說了何雨柱的條件,蘇父也是早有準備,說道:「這沒問題,和你昨天說的條件也差不多,這也是手藝人的正常要求。就像金老,你看他收的徒弟很多吧,那些基本上都是跟著他十幾二十年的,不知道考驗了多少輪的,而且他們收那麼多徒弟,主要也是那一行要的人實在是太多,也不好培養。」
李昭這時問道:「那給他安排什麼人,跟著何雨柱學廚藝也算不錯的出路了,孬好也算是個技術工,而且還是個挺有油水的技術工。」李昭說著自己就先笑了起來,畢竟再要求廚子,他也是有辦法扣點油水的,這個無法完全避免。
聽了李昭的話,蘇父說道:「這個也沒什麼,咱們退役的軍人有的是,挑幾個人品好的有什麼難的?畢竟只是四個,又不是很多,就算是隻在我們關係比較好的朋友家裡,那都是隨便挑挑就能湊夠的,也算給他們解決下難題。」
李昭挺意外的,於是問道:「怎麼還有人沒地方安排嗎?應該不至於吧。」
蘇父這時說道:「怎麼不至於,你那些叔伯裡面,就有為了安排手底下受傷士兵而把自己孩子名額給拿出來的,我們廠裡沒法隨便安排他們進來,但安排幾個廚師的崗位,還是沒有問題的,畢竟這裡基本不涉及機密。」
李昭沒想到會是這麼回事,只是讓他們學廚藝,可就算是委屈他們了,不過想讓他們到廠裡的技術崗位去學習,那也是沒可能的,廠裡現在全部都是從張師長的那個師裡抽人,除了從外面調了一些高階技工之外,根本沒有招人的可能。至於農場以及其他地方,那都是已經被退役士兵給填滿了,而且還都是超額的。
李昭這時說道:「那我們乾脆這樣,將廠裡的食堂和張伯伯那邊的食堂給分開,我們總是用他們軍區的食堂也不是個事,這樣就能多招一些人,你看怎麼樣?」現在材料廠的飯菜,都是由軍區的炊事班來頂著的,並沒有分開,現在如果想多安排些人,那麼分開倒也無所謂,以後核算成本之類的還容易一些。
蘇父聽了之後說道:「也行,那我過會找老張說說,這樣最少能安排幾百人了,老張他那邊炊事班的人員也可以減少一些,他們人員壓力還是挺大的。」….
商定了這個事情,蘇父這時說道:「奶粉廠準備二十六號開工生產,你要不要去看看,自從奶粉廠開工開始,你一次都沒有去看過,你這總工可不合格啊。」
李昭也是挺無語的,說道:「奶粉廠都是全套引進的技術,哪裡要***心啊,而且對於奶粉生產我也不懂。不過怎麼定在二十六開工了,不是早就準備好了嗎?我記得蘇雅二號的時候就說已經準備差不多了,居然晚了這麼長時間。」
蘇父這時說道:「這也沒辦法,最近不是秋收秋播嗎?就那邊廠沒有開工,人員都調到農場幫忙了,我們今年的土地面積有點大,幾萬畝的糧食,不收完哪成?就像你們李家村,現在也才開始掃尾,想全部完成也還要兩天。」
聽了這個,李昭越發覺得當時應該發展農業機械了,現在這種情況,太消耗人力了,就比如說收玉米,直接上聯合收割機,那人力能節約絕大部分,看來和軋鋼廠合併之後,要讓三輪車廠生產一部分農業機械才行了
,現在太落後了。
李昭對於去看奶粉廠投產,那是完全沒有什麼興趣,想了想道:「我就不去了吧,那邊反正是全套引進的技術以及裝置,問題應該不大,只要有全套的圖紙就可以,以後有什麼問題搞不定,我看看圖紙就是了,這些裝置應該都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