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第四百九十九章 想當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九十九章 想當然 (1 / 2)

對於這個產量李昭是很高興的,這產量已經大概相當於使用化肥了,只是這個時代使用蚓土,都是直接撒一層,估計會有比較大的浪費,如果直接用到玉米根部,估計能省不少。這樣的情況下,估計產量會更好一些,只是這樣操作,會花費更多的人工,有點得不償失,不過這也已經是非常好的數字了。

只是這個量可能需要再經過一番斟酌才可以,比如需要計算最優使用量,不是越多越好的,畢竟玉米的產量是有天花板的,在達到一定產量之後,再想增加產量那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只是追求每畝地的最大產量,可能會出現得不償失的情況,就比如只要上了五百斤的,基本就能保證每畝地八百斤以上的產量。

一噸的蚓土就能分給四畝地用,給一畝地用基本上是九百斤,增產了一百五十斤的樣子,而給四畝地用,卻可以增產差不多兩百斤。在蚓土不充足的情況下,當然是每畝地用五百斤更划算了,不過這些都需要之後的計算作為支撐,找出最合理的使用量,從而使李家村的產量達到最優,以後蚓土足夠了,則可以多用。

眾人又將資料分別抄寫一份,然後就都往城裡而去,時間實在是比較晚了,必須回去了,明天都還要上班呢。告別李父,李昭開車帶著蘇父以及張師長往材料廠而去,這時蘇父問李昭道:「對這個產量你有什麼想法?」

李昭這時說道:「感覺有點得不償失吧,我們現在生態農業的規模還比較小,無法滿足所有土地的肥料所需,給一畝地用一點五噸蚓土,有點太奢侈了,就算能達到一千斤,也就比平常的土地增加了兩百五十斤,但分開卻夠六畝地用的,這六畝地每畝都能達到八百多斤,這樣的情況下,最少增產了三四百斤。」

張師長這時說道:「但今天這個產量一出,咱們這生態農業的推廣就會成為定局,這也算是好處吧,畢竟全國都在找方法,就我們現在產量最高。」

李昭這時說道:「我們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解決全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少量土地的高產,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總體產量上來了才有比較大的意義。就如我們名下所有土地,每畝都增加一百斤,估計能增產差不多一兩千噸的產量吧,這才能有點用,比單純只有少量土地增產來的重要的多,而且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

張師長聽了李昭的話,不由得問道:「還有什麼問題?我沒發現啊。」

李昭這時說道:「最大的問題就是,如果都按照一噸以上的量來使用,我們不可能提供足夠所有土地使用的蚓土啊,從秸稈到蚓土的過程中,會有很大的損耗的,這些都轉化成了我們的產出,比如牛奶、肉類、蛋類等,蚓土最終的剩餘量估計不足一半吧?這其中還有一些是我們拌進去的泥土。」….

這個量李昭沒有稱量過,他當時搞得是非常粗糙的一個模式,畢竟搞得太細緻,是需要非常多的人手的,他顯然不具備這種實力,畢竟村裡不能都圍繞著他的想法來,就算是養蚯蚓這事,李昭都是磨了李父很久,他才答應的。

這事蘇父說道:「你的意思是說,如果用的太多的話,每畝地秸稈產出的蚓土根本不夠每畝地使用的對吧,這確實是個問題,我們現在太缺化肥了。」

李昭這時說道:「能不能搞來磷肥?只需要有磷礦粉就可以了,而且這個需求量不算大,使用磷礦粉的話,用一次甚至能保持幾年的肥力,還是有點用的。我們想大量使用氮肥是不現實的,只能想辦法搞點磷肥先用著。」

這時張師長突然說道:「那你說我們自己建個化肥廠怎麼樣?這個應該不難吧,你畢竟把那麼難的汽車、機床都搞出來了,化肥廠應該不難吧。」

李昭一聽也是頭大,合成氨原理是不難,但想讓李昭直接憑空弄一個化肥廠,那卻是難為他了,這個過

程他搞不定,畢竟他不是學化工的,不過要是有搞化肥的專家,給他把所有過程都弄清楚,然後提出所有裝置的要求,並且提供一定的裝置資料他倒是可以試試將化肥廠需要的裝置給設計出來。

只是這個過程需要很久,李昭是參觀過化肥廠的,對於化肥廠需要的裝置數量那是心裡有數的,那不是十臺八臺,而是千兒八百臺,而且其中還有相當數量的大型裝置,想要全部都弄出來,估計要他帶著一個研究所忙兩三年才有可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