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一聽,還真是,他沒有管綠化、道路和公園,還有各種公用設施,這邊可沒有接入京城的自來水系統,這邊供水設施都是廠裡自建的。不僅有這些,還有汙水處理以及化糞池等設施,如果都算上這費用最少還要增加個大幾百萬,最大可能是奔著五千萬去的,李昭想想也是咋舌,實在是花的太多了。
這個時代貨幣的購買力根本不是四十年後可以比擬的,只是因為工業品的加工能力不足,導致工業品的價格虛高罷了。而涉及的普通民生的東西,物價就相當便宜了,這個時代的五千萬,至少相當於六十年後的二十億,絕對是鉅款了。
果然這時一直沒有怎麼說話的負責後勤的副廠長說道:“這個數字我清楚,目前已經支出了差不多四千三百萬,這還沒有算上學校、醫院等建設。就單單學校就差不多花了三百萬,目前直接設定了三百個教室。醫院還更大一些,醫院如果算上裝置等採購費用,醫院估計差不多花了一千五百萬,都沒算土地的費用。”
聽到這麼一通說,李昭真的咋舌了,這幾樣下來,就花了小一個億,這支出還真是大。要知道現在廠裡又有一系列的配套工廠在建,材料廠還真的是花錢如流水了,李昭以為相當於六十年後的二十億,但實際支出很可能相當於六十年後的四五十億,還好這個花銷不是國家直接投資,而是使用的利潤留存。
如果是國家直接投資,那麼這麼一筆錢,估計審批的時候都能吵翻天,但現在這時利潤留存,就不一樣了,只要是材料廠的合理述求,那麼就可以動用這一筆錢。對於廠裡的各項建設,上級也會給予支援,當然這一切都是有成績才行的。
李昭這時問道:“那民用的汽車廠,我們準備怎麼辦?我估計民用汽車我們也是可以出口的,這一類也是世界主要國家賺錢的一大品類,如果能夠出口,我們的利潤應該非常可觀,我們現在的整體加工能力應該處於世界前列。”
李昭這個可不是吹牛,一旦建成生產線,那麼這個汽車廠基本上就是世界最先進的汽車生產線了。現在材料廠產的機床,基本上已經能在效能上碾壓絕大多數國家。現在只是在電子方面是絕對落後的,但這個時代電子方面並沒有代差,又有李昭提供的發展方向,現在整個電子研究所的進展還是相當迅速的。
比如現在正在研製將多個電晶體整合在一起,這就是積體電路的開端,進展還不錯,李昭估計明年的時候,同樣一立方米的體積,材料廠的計算機計算速度肯定是可以達到二十萬次這個級別,基本達到和世界同一起跑線。
當然李昭也在讓研究所研製光刻機,這種裝置在這個時代剛剛起步,只要持續不間斷的投入,將來肯定是可以有不錯收穫的。而且李昭還將未來的大體發展方向都講了出來,其中比較關鍵的浸入式技術,李昭也是看到過相關內容的。 首發更新@ 這樣的情況下,李昭感覺應該能夠保證至少不落後,但這也要看將來的情況。
當然有優勢也肯定有劣勢,咱們短板也多,主要體現在人才培養上,李昭都有計劃直接建大學了,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建的起來。現在建設的學校,以後等到特殊時期,大學不招人的情況下,那就直接將高中生編入研究所繼續學習,再看學習進度,進度跟不上的,就直接到車間當技術人員,這也算是一條出路了。
這也算是未雨綢繆了,畢竟人才如果出現斷層,那麼李昭好不容易積累的優勢,肯定將蕩然無存。所以這幾年對於李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要儘可能的推進更多的專案,並且將相關專案推進到一定高度。而且隨著李昭這邊的不斷髮力,那麼咱們能夠出口的東西肯定就越多,這樣就能進入良性迴圈之中。
而隨著這種良性迴圈開始,那麼國內勢必會建設更多的專案,這樣就能將盡可能多的富餘人口招進工廠。其實社會穩不穩定,和市面上的閒散人員的多少是。(本章未完!
第四百一十一章 會議結束
有著直接關係的,人們都進廠了,哪還有那麼多人在市面上晃盪?所以李昭一直就有一個理念,那就是想讓社會穩定,那就給所有人都找事做,閒了才會出事。
這時蘇父問道:“那你估計如果我們能夠出口,那麼出口量會有多少,每年能有多少利潤,現在我們雖然在不斷和外國建交,但現在建交的國家也不多啊。”
李昭對於這個倒是不好估計,不過以現在材料廠的加工能力,以及準備建設的生產線和李昭能夠拿出來的技術來說,很多方面李昭都是能夠做到碾壓的。&n 可能一些如內飾、噴漆等方面還是落後的,但機械方面絕對是領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