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這時問道:“那你就技方面說看,需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李昭見領導繼續問這個,也是解釋道:“現在我們各項生產能力其實都是很大限制的,以鋼材為例,國際上普通碳鋼成本大概不四百元,而們不多六百元。這個問題在三方高爐建成後,我們的成本比他們更便宜,這樣一來,如錳鋼的成本估計可以降到八百元以下,原料成本估計可以降一半以上。”
聽到李昭這麼說,領導點頭說道:“這一點我們也清楚,你們提交上來的報告裡有提到,剩下的還有什麼方面的問題,你也一起說吧。”
李昭這時道:“我們鋼材成本降下來之後,最大的問題就是橡膠以及生產加工能力。鋼材和鋁材不同,鋁材加工比鋼材容易很多,只有等新機床普及後,我們的金屬加工能力才能達到要求。如橡膠成本還能降一些,估計那時成本可以降到大概五十塊一輛,這樣的話我們就算有足夠的競爭力了。”
鋁材加工確實比鋼材要簡單,比如現在分鋁製零件,進行修整的時候,只要銼刀輕輕銼,修整速度是嘩嘩的,而鋼製零件那就慢得多了。
這時領導問道:“就現在的條件下,有沒有降低成本的辦法?我看們這很多輔助裝置,在其他工廠也是能用的,如果將這些普及,會不會降低很多成本?”
李想了想說:“領導,其實這個降不了太多,我們最大的問題不是生產效率問題。麼說吧,我們這裡平均生產輛腳踏車大概只有五六個工時,普通腳踏車廠,能需要的久一些,我們直接倍算十二個工時,也不過是一元的人工成本。這個人工成本,對於腳踏車的整體本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對於時下的腳踏車來說,降不降這一塊,該不起的還是買不起,更改變不了出口成本過高的問。現在最大的題就是整體工業能力太低,原材料的價格太高,根本沒有辦法拿到國際市場上進行競爭,的成本已經和人零售差不多了,別人怎麼可能出更高的價格,買一個差不多甚至更差的產品?
這時領導點頭道:“確實是麼回事,在工業品生產中,人工佔比真的是太少了,且我們的人工成本已經夠低了。沒想到每輛腳踏車,人工成本僅只有一元錢,我一直以為人工成本會有很高呢,這麼說來只有降低原料成本才行了。”
李昭這時點頭說道:“原成本一都所有行業裡佔比最高的,我們正常情況下,人工成本都是很難達到百分之一的,所以人工這一塊完全沒有考慮的必要。其實對於我們現在來說,夠儘量將社會閒散人員招進工廠才是最好的。”
李這時不由得想到六十年後各個老拼命壓縮人工成本的操作,其實他們只要能把原料成本控制好,然後工人工資高一些,然後讓成品率、產品品大幅提升,產品自然就能無往而不利,人工成本真的微乎其微。
領導這時瞭然的點頭,道:“看來發展新技術才是最重要的啊。”
李昭這時不由得想到了未來的一句話,說道:“是啊,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只有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水平,我們才能在國際上站穩腳跟。就如我們在建三千方高爐,如果投產,那麼不僅產能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成本問題,如果都能採用轉爐鍊鋼,那粗鋼成本估計降到三百都是很有可能的。”
這時領導看向安總工問道:“你們上報的一百噸級的轉爐現在怎麼樣了?”
安總工也回道:“領導,現在我們正在設計,主要的技術問題我已經和李總工討論解了,在正在進行總體設計。如果一切利大概十月份可以開始建設,明年五六月份可以入使用,如果試驗沒有問題,我們將大規模建設轉爐。”
這時領導說道:“這樣的話,是說到明年年底,就可(本章未完!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手筆
溫馨提示:為防止內容獲取不全和文字亂序,請勿使用瀏覽器(App閱讀模式。
以將鋼材價格降下來?”
李也是有無語了,領導咋還把自己繞暈,李昭說道:“領導這恐怕不行,我們的高爐本身就是給材料廠配套的。而且我們也不可能大幅降價衝兄弟單位的價,根本不可投入市場來生產腳踏車啊,除非大規模建三千方以上的高爐,最好能建造五千方以上的高,那樣才能將成本大幅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