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蘇父聊完準備生產的產品之後,李昭也就不再管這些事情,畢竟這些都是研究所其他人的成果,根本不需要李昭插手。而且李昭對電子方面也不精通,最多知道哪種比較適合市場罷了,而且有著李昭各種電器的參考,造型都不用李昭操心。要知道現在材料廠試製的產品可是很漂亮的,也有一個瓷器外殼。
李昭算是給這些人開了一個好頭,塑膠現在實在不好弄,但瓷器外殼就難不倒材料廠了,而且這玩意還是易碎產品,將來估計很多人會因此罵娘。實在是好看是好看了,但只要一摔,那就必須大修,至少需要換一個外殼。
李昭又看了看各種產品,現在電視機已經沒有什麼太大問題,而電晶體收音機就更簡單了,再加上其他的一些產品,基本上材料廠的電子車間已經可以滿負荷生產了。而且很可能會迎來大規模的擴產,現在雖然不知道軋鋼廠電器出口情況會怎麼樣,但讓材料廠忙起來應該還是不難的,對於電子車間,李昭算放心了。
告別蘇父,李昭就來到軋鋼廠,直接找到楊廠長,說道;“廠長,走,帶你去看看好東西。”李昭打算帶楊廠長到材料廠直接去看看,然後讓他和蘇父直接聊聊,看將來到底該怎麼安排這些專案,畢竟東西是材料廠最終試製成功的。
見李昭直接要帶自己走,楊廠長不由的問道:“有什麼好東西,還需要我親自去看?難道你又搞出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難道是汽車?”
李昭也是無語,說道:“汽車暫時就別想了,我準備先在材料廠那邊把軍車搞出來。而且我們廠的技術人員也是問題,有可能汽車專案還需要材料廠那邊的研究所出手幫忙才行,全部由我自己來搞,你恐怕要等幾年的時間了。”
李昭可以花幾個月的時間畫一臺車的所有圖紙,但生產一臺車那可就不僅僅是車輛的圖紙了,那是整個生產線的圖紙問題了。李昭是不可能讓軋鋼廠搞一個手敲汽車的工廠出來的,那樣的效率實在太低了,一年生產個幾十輛完全沒有任何意義。以李昭的打算,最少一年要能產幾千輛才算開始,年產幾萬輛才算合格。
楊廠長聽說不是這個,也是眼珠一轉,想到了什麼,問道:“是不是電器的問題搞定了?如果是這個,那也挺好,這馬上就熱起來了,我們可耽誤不起了。”
李昭見這麼快就猜到了,也就說道:“確實是電器,材料廠那邊的電子研究所出的手,所有問題已經都克服了,只是軋鋼廠可能還是沒有生產電機的能力。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讓電機之類的直接由材料廠供應,軋鋼廠再慢慢發展吧。”
見李昭這麼說,楊廠長問道:“軋鋼廠也可以建電子生產車間啊,你總不能將所有的好東西都留給材料廠吧,這樣可就太偏心了。”
李昭聽了之後也是哭笑不得,說道:“廠長,你真想多了,我估計上級不太可能批准軋鋼廠再搞一個那種規格的電子生產車間,我帶你看看你就明白了。”
很快兩人來到材料廠的電子車間,開始楊廠長還沒有概念,無他,李昭說的是車間,但到了地方楊廠長才知道,是他想象力太差了,楊廠長問道:“這就是你說的電子車間,誰家車間有這麼大的?你這都比我們的電器廠還大了,你管這叫一個車間,估計也就你能叫的出來,你這明明就是一家電子廠啊。”
李昭見楊廠長大驚小怪,說道:“沒辦法,我們這將來要生產的東西有點太多了,就建的大了一些。”李昭這可是沒有說謊,說個簡單的對比,就說機械加工車間吧,說是一個車間,其實並不準確,李昭是準備搞三代機的,這個車間是能完成戰機機械零件加工到組裝的,而電子車間和機械車間是差不多的套路。
說是車間,其實已經等於是一家工廠了,只是分成了很多加工單元而已,就比如電器這一塊,就僅僅佔了一小塊而已。到了測試的地方,楊廠長就(本章未完!
第三百七十九章 風扇定型
直接瞪大了雙眼,實在是太漂亮了。特別是無葉風扇,造型不僅優美,上面更是有畫。
這些畫應該是出自金老之手,配合造型,看著就是那麼的典雅。楊廠長看了之後,說道:“我算是服氣了,如果是讓我看到這種風扇,我是肯定要買回家的,實在太漂亮了,你當初的陶瓷外殼計劃算是絕了,咱們這個無葉風扇絕對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