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聽到蘇父這麼說,就知道肯定有故事,問道:“是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蘇父說道:“也沒什麼,就是有農場非常不配合,說我們派過去的研究員就是瞎搞,還把這事反饋到上級那裡了。說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就沒聽說過我們這麼搞得,我準備直接給他們來個下馬威。對於這樣的農場,我特地要求他們多派人來了,我就不信了,那些農場就沒有一個有見識的。”
李昭對此倒是不感覺意外,如果真的都能順利推行,那才是奇怪的。雖然有上級命令壓著,他們估計不會直接反對,但也難保這些人不會明著一套,背地裡一套,陽奉陰違。對於這樣的情況,就需要直接拿事實打臉,當然如果裝著看不見,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也就是因此,蘇父才要求多派人,好直接來個下馬威。
李昭這時說道:“爸,這也是人之常情,我們現在搞得方法,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直接和您說要這麼搞,您估計也不能相信吧?就算是我們村,也是我養殖蚯蚓有了成績之後才開始進行的,發展了五年也才堪堪可以拿蚯蚓來當飼料。”
蘇父也是嘆氣道:“應該不是因為這個,畢竟我們已經發出了參觀邀請,他們還是向上級進行了惡意舉報,這就不是不知道的問題了,而是故意為之了。”
李昭聽到蘇父這麼說,也是目光一凝,李昭覺得這裡面肯定有問題,於是說道:“這事最好是託人在當地調查一下,我感覺這裡面恐怕有事。這些人明顯是怕有人插手他們的管理,或者怕有人長期待在他們農場,這裡面肯定有問題。”
蘇父這時說道:“我已經拜託人調查了,只是現在還沒有迴音,也不知道要多久。還有你前天說的監督的事情,我也已經拜託人了,應該會有效果吧。”
有的時候就是這樣,總會冒出各種各樣的害群之馬,在他們眼裡老百姓只是一個個供他們予取予奪的韭菜罷了。想了一下,李昭也是嘆氣,最後說道:“我們也只能見一個處理一個了,除了這個之外,就是做好我們自己內部的工作,防止出現這種類似的問題,我們將要進行的事業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
蘇父對這個倒是不怎麼擔心,說道:“這點我還是心裡有數的。”其實現在整個材料廠最特殊的人就數李昭了,實在是李昭太重要了,所以關於李昭的一切,基本都是進行最優的安排,以解決李昭的後顧之憂。其實李昭不知道的是,李星其實都沒有必要這麼努力的複習了,他已經百分百能上自己心儀的大學了。
時間一晃,到了十五號,這時所有回家探親的人都在這兩天回來了。回去的時候是三千多人,回來的時候,直接翻了四倍都不止,直接回來了一萬兩三千人。其實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哀,家裡的男孩子才是最重要的,這次跟著來的,沒有一個男孩,最小的女孩才三四歲,有戰士們的姐妹甚至親戚,也有女方的親戚。
這些人來了之後,都進行了妥善的安置,就是房子有點緊張,廠裡無法,又在泡麵廠裡搭了不少帳篷,才算將這些人都安排下來。今天李昭和蘇父一起來到這裡看看實際情況,一圈轉下來,李昭說道;“這樣恐怕不行,這些人來自全國各地,很多人都沒有出過遠門,現在這樣的情況,咱們必須讓醫院介入才行。”
蘇父也是面色凝重的點頭,實在是這些人情況太差了。首先就是營養不良,這個時代都是重男輕女,來的人大多都是面黃肌瘦的,當然這也能理解,畢竟這會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這次跟著出來有可能就是唯一的活路。
第二個情況就是不少人都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本身身體就差,再來個數天的長途旅行以及水土不服,病倒的人可是不少。第三點就是可能本身就有病,這些人很多都是長期處在衛生條件極差的地方,經常就是直接在河溝裡喝水的,那裡的病菌、寄生蟲情況可想而知,現在再加上水(本章未完!
第三百七十五章 工人來了
土不服,不病倒才怪。
現在軍醫基本都已經過來了,但面對上萬人的檢查,和最起碼兩三千的病人,他們幾十人就有點不夠看了。想了想,李昭說道:“爸,您向上級請求支援,我直接去找軋鋼廠附屬醫院的院長,先讓他們把人派來再說,咱們不能讓一個人出問題,另外就是這次回去的戰士們也讓他們過來吧,他們在師裡,也沒心情訓練。”
之所以要讓這些人過來,主要就是為了組織人幫忙的,他們都有紀律性,而且這些生病的人在這根本沒有依靠,讓戰士們過來,也能讓病人安心。蘇父也是直接吩咐人去通知張師長,讓他把戰士們放過來,聽候軍醫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