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想了想說道:「其實大毛的戰術是有弊端的,過分強調大兵團作戰,卻殊不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那種大兵團作戰只是適合他們戰略目標的廣大平原,如果放到我國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帶,那就很容易被小股偷襲搞得焦頭爛額。」
蘇父聽李昭這麼說,感覺頗有道理,說道:「那你說說,這部隊該這麼建設?」
李昭笑笑,說道:「我也是外行,也就是瞎說,不過在我看來,應對不同地形,需要的部隊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廣大平原,那就是大兵團全方位的作戰,天上飛機、導彈清理重要目標,地面裝甲、火炮、步兵推進,只要能做到隨時隨地的空中支援,平原地帶基本就沒有什麼太大的進攻難度了。」
蘇父聽了之後說道:「倒是挺有道理,現在的大兵團作戰就是往這個方向的。」
李昭接著說道:「這種方法是不適合打城市巷戰以及山地作戰的,部隊太過龐大,對於零散部隊的打擊,效果可能就非常不好了。比如現在要進攻一棟大樓,大樓裡只有少數幾個敵軍佔領,火力卻比較猛烈,步兵也很難靠近,而且這棟樓非常有價值,直接炮擊或者轟炸將會帶來重大損失,怎麼辦?」
李昭說的這種情況在巷戰中是非常容易碰到的,碰到這種情況,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直接將大樓個炸掉。但李昭就給做了限定,大樓價值很高,步兵強攻的路也給堵死了,對方火力很強,步兵很難靠近,靠近就損失巨大。
李昭見蘇父不回答,繼續說道:「那咱們換一個場景,那如果敵方是大量山區,而且山裡面到處都是山洞,就咱們三十多噸的裝甲部隊都上不去,怎麼辦?」
蘇父這時說道:「那你說說怎麼辦?我能想到的辦法就是搞咱們抗戰那套。」
李昭笑道:「差不多就是那個意思,但那個時候的部隊的進攻能力顯然是欠缺的。我們需要根據不同情況發展不同的部隊才行。比如平原地帶,大兵團作戰顯然只適合我方佔據絕對優勢或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如果遠弱於對方,大兵團恐怕也不合適,畢竟大規模的軍力集結,也會成為敵人的靶子,對吧?」
蘇父點頭道:「不錯,說的倒有道理,軍力需要全方位的強大才可以。」
李昭也繼續說道:「咱們再回到進攻大樓的問題,既然不能直接進攻,那就只能讓狙擊手上場了,透過狙擊作戰解決對方。現在已經有了一種方式叫做紅外夜視儀,以後肯定會裝備部隊,這種方式就是利用人體自然輻射的紅外線,在很遠地方發現對方。所以未來很多常規的躲避方式,都是能夠被非常容易發現的。」
李昭不願意說他看到的所謂的特種部隊訓練方式,還是需要讓部隊自己研究才好,畢竟這樣顯然會更適合現在的部隊。李昭知道的可能看上去很先進,但需要的技術支援顯然不是這個時代能夠提供的,就比如各種無人機、通訊支援等。
蘇父這時說道:「你的意思是組建小股部隊,然後加強訓練,然後配備各種先進的
裝備,從而解決像你說的那種突擊作戰?這人數是不是太少了?」
李昭笑道:「當然少了,我覺得對於這種城市巷戰或者山地作戰,旅是一個比較好的單位,一個旅六個營,取消團級編制,或者說搞成六個營的大團,行動時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組合,比如小目標就以營為單位進攻,而較大目標就是兩三個營配合進攻,再大的目標就是以旅為單位,而重大目標就是多個旅配合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