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過幾天就是水壓機試生產的日子,到時候,當然就能知道李昭平時都在忙什麼。那天估計材料廠下屬的幾個部分都需要派人來參加,這種大型裝置投產絕對能夠激發廠裡所有人的幹勁。而且參加儀式的人肯定也都願意將這種訊息傳達出去,畢竟這種大型裝置一般人是很難見到的。
金老也是非常感興趣問道:“到底是什麼裝置,還搞得這麼神秘?”
蘇父說道:“河對面那三座在一起的塔吊知道吧,那三個塔吊每個的最大起重重量都是一百五十噸,那些塔吊就是為了安裝那臺裝置準備的。你能想象那臺裝置有多大嗎?我在這裡空口白話的說,你是很難想象的,只有親眼看看你才能知道裝置究竟是什麼情況,我說的再多,都沒有你實際過去看看來的震撼。”
金老見問不出什麼,也就不再多問,說道:“好吧,那我就不問了,到時候我去看看,看看究竟是什麼裝置能讓你覺得震撼,弄得跟我沒見過市面一樣。”
蘇父笑道:“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估計這次你看過這次的裝置之後,會感覺其他的裝置都是小兒科了,你就等著好了,到時候我會統一帶你們去的。”
金老點頭同意後說道:“現在就不說裝置的問題了,不過現在倒是有個問題需要你先解決了,就是你最好是把電器需要的陶瓷配件的圖紙拿過來,我趁著現在有時間,先研究研究,到時候也好生產。別拿來太晚了,到時候我們發現生產的時候有問題,那就不好了,這種圖紙越早拿來越好。”
李昭聽到是這個,也是說道:“這沒問題,我明天正好也要過來,可以帶過來,最近準備上的是電風扇以及無葉電風扇,確實需要好好研究研究。”
談完事情,李昭也就騎著腳踏車回家了,週一早上,李昭先來到軋鋼廠,找到楊廠長,問了電器上馬計劃。然後就帶著電器的圖紙,以及他早已經寫好的,關於最新的三個研究所的安排材料來到了材料廠。將編好上馬計劃的電器交給蘇父,讓他安排陶瓷廠進行試製,找出最合適的造型。
交完圖紙,李昭說道:“最好陶瓷廠能夠根據圖紙自己設計一些更好的造型,畢竟我只有一個人,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花在這些造型設計上,如果他們或者軋鋼廠能有更好的造型設計,那就太好了,我也算從這種工作裡解脫了。”
蘇父聽了之後也是眼前一亮說道:“軋鋼廠怎麼樣我不知道,但他們肯定能設計出不停造型的陶瓷,他們中可是有不少繪畫非常高超的人。”蘇父想到這裡也就帶著圖紙找金老去了,他覺得李昭的這個想法很有操作性,到時候如果金老他們真的能拿出驚豔的造型,那麼說不定還能進一步拓展業務。
說完這事,李昭也將這幾個研究所的申請材料拿來看了起來,說真的還真不少,只是礙於眼界,這時研究的東西在未來看來就非常落後了。比如非金屬材料研究所就有玻璃鋼的研究申請,這種李昭當然不打算再研究了,與其研究玻璃鋼不如讓他們研究碳纖維、碳化矽、陶瓷等方面材料了。
電子方面就更不用說了,李昭搞電子研究所主攻的方向當然是計算機相關專業了,而現在研究所遞交上來的,基本都是電視機、收音機相關的行業。李昭當然不打算在這些方面進行大量投入了,畢竟這些方向研究的人太多了,沒必要材料廠旗下的研究所也往這方面投入,這些在李昭看來完全是浪費。
而機械研究所倒是和李昭思路有些重合,就是他們交上來的大多是發動機、車輛等相關的研究。但這些李昭顯然不需要他們費多大勁,實在這些李昭有太多成熟的設計了,只是現在生產能力達不到,沒有往外拿而已,一旦生產能力能跟得上,李昭一個人拿出來的東西,能讓全世界的企業都懵圈。
李昭很快翻完所有提交上來的研究專案,然後就去找幾個研究所的所長,讓他們通知研(本章未完!
第三百四十八章 確定研究專案
究所的主要人員一起開會。很快就來了一兩百人,看了看來人,差不多來了大概三分之一的人,四個研究所目前一共有不到六百人,每個研究所都是將近一百五十人,這些就是材料廠演技所的種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