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第一百四十五章 檢查車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五章 檢查車間 (1 / 2)

現在何雨水和蘇雅親的不得了,每天吃過飯就會跑到李昭家裡和王珺一起學習,有不會的就請教蘇雅,除此之外就是偶爾會去給棒梗補習功課了。自己哥哥那是什麼?如果不是不好意思,何雨水都打算直接過來搭夥過日子了。

這樣的情況也挺好,蘇雅在四合院裡也算有了朋友。至於和其他人,那沒辦法,實在沒有什麼共同語言。老一輩都是家長裡短,誰家發生什麼事情了,誰誰偷人了什麼的,或者背後說個什麼人的閒話,蘇雅和她們聊不一塊去。下一輩的說來也奇怪,這個院子裡居然沒有和蘇雅年齡相當的姑娘,年齡相當的都是男的。

除了何雨水,就是十來歲或者幾歲的,二十左後的一個都沒有。至於年輕媳婦,也就秦淮茹,但她也比蘇雅大了將近六七歲,蘇雅和她也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到現在也只是見面打聲招呼,對於秦淮茹來說,她的生活就是油鹽醬醋,被婆婆罵,然後到處找孩子,基本每天都是這幾樣迴圈。蘇雅的生活顯然不是,她還可以有很多。不過蘇雅倒是很同情她,覺得她是個好兒媳,家裡的裡裡外外,都是她一個人操持,但是碰到了一個惡婆婆。

關於秦淮茹,蘇雅已經和李昭說過幾次,對此李昭也不予評論,告訴她讓她用心觀察,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準確。不過還是答應了蘇雅,有機會就給她介紹份工作,不過這也要等她生了小孩之後了,現在已經不可能了,馬上又要到冬天。

這樣的情況下,蘇雅就和何雨水、王珺成了好朋友,雖然何雨水還小,但蘇雅特別同情她,對她也是百般照顧,當成了一個女兒般的小妹妹在養。王珺則是不同,蘇雅已經拿她當成了一家人。

上一次回家,李昭已經和父母提了李星和王珺的事情,現在他倆的事情已經定了下來。李昭也是乾脆,王珺父母要五十,李昭也沒還價,直接五十塊就給了。只是現在兩人年齡都還不到,沒有真正辦事,但這個時代雙方父母都是同意,鄉里鄉親的都知道有這回事,那就算是一家人了。

對於要孩子,蘇雅和李昭的意見倒是比較統一,都準備等兩年再要,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兩個都還在適應生活。就像做菜一樣,把握不住鹹淡,隨便炒個菜,經常都是要麼偏鹹,要麼偏淡。想過好生活,還需要磨練磨練,更何況工作也才起步,蘇雅甚至剛剛轉正,當然也是兩人新婚燕爾,想瀟灑一段時間。

對於蘇雅的工作,李昭算是給出了非常多的建議,也使得蘇雅在報社混的不錯。李昭畢竟是來自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的時代,什麼事情他都算接觸過,對於很多東西的理解也是後世總結出來的,所以很多時候說的都很有深度。

這一段時間在李昭的幫助下,蘇雅的工作都完成的相當出色,最近半個月的時間,報社已經採用了蘇雅四五篇文章。據蘇雅自己的說法,如果每個月都像現在這樣,她的工資會有不少。她們倒是挺時髦的,工資是工資,發表文章是發表文章,文章居然還有另外的稿費。

吃過飯,李星和王珺收拾的桌子,何雨水也已經過來,準備學習了。蘇雅今天的工作也不多,在報社就已經做完了,現在拿起了毛線和毛線針,開始織毛衣。她今年準備織的比較多,按照她自己的計劃,估計要織二十多件,李昭反正是非常不看好她的計劃的,也不知道到時候能完成幾件。

不過說真的,蘇雅織毛衣的水平居然也很不錯,這也可能是這個時代人們的基本技能,何雨水和王珺也都織的不錯,她們學習之餘也會跟著織一些。看著她們都忙了起來,李星也就先回醫院了,而李昭也就往軋鋼廠而去。

來到車間,現在正是晚班時間,也有人叫做小夜班,這個班到晚上十二點。現在車間的生產是非常繁忙的,每天產量都超過三千噸。對於車間裡的這些人來說,壓力是非常大的,但是為了保密,又不得不這樣。

李昭也想徵調一些成熟工人過來,但沒辦法,遠的地方調過來不現實,軋鋼廠現在的人員太複雜,根本不敢太過相信。不說別的,就說出了許大茂的事情,軋鋼廠原來的員工想要進入新車間上班,也要好好審查一番。

現在調進來的幾個人,都是軍工廠裡挑出來的,但軍工廠畢竟不是鋼鐵廠,想找太多鍊鋼工人,那也不現實,只能自己培養了。都是新工,對於各方面的操作那是真的需要多加練習才行,每個崗位想做好,都需要先多安排人才行。

不說別的,就說裝卸問題,雖然基本都是憑藉兩臺行吊來完成,但量是真的大。每天都有三列火車進出,進來時是裝有原料鋼錠、輔料等,需要解除安裝下來,出去時需要裝載成品鋼錠、廢渣之類,這一裝一卸,每天的量就達到六七千噸。

說是都能用行吊完成,但需要人手和時間啊。車間人手看似不少,但分配下來,人手著實緊張。就說裝卸,每臺行吊最少都要安排四五個人操作。而且為了保密的需要,裝卸工作都是在夜間進行的,避免引起別人注意。

如果大白天,每天都有幾列火車在這個廠房進進出出的,傻子也能看出這個廠房裡有秘密。夜裡吊裝這樣大質量的物體,危險性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就是花時間,三列火車基本上裝卸完成,一夜就過去了,這還是裝卸順利的情況下。

為了保證人手充足,上白班的人,往往都是吃過晚飯後主動來加班,這也是李昭非常感動的地方,心中有理想,這也是這個時代出現很多英雄的原因。

現在車間算是比較缺人手的,說著一個班有四十多人,但這些人都是新工,現在能玩得轉完全因為他們是軍人,對於操作規程的執行,能做到一絲不苟。就說吊裝的問題,為什麼安排這麼多人?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操作的時候做不到操作量剛剛好,物體就會大幅度擺動,碰到人就是筋斷骨折,碰到裝置,那裝置就是一次嚴重變形。他們就自己想了一個辦法,物體吊裝的過程中都用繩子牽著,防止撞到其他物體。

進了車間,就看到眾人忙碌的身影,現在第一列火車已經停到車間,正在裝卸。車間的幾個主要人員都在,他們也是經常加班,更重要的是他們住在廠裡,有時候夜裡出問題了,也是直接到宿舍喊他們。

這也是李昭無奈的地方,新工對於各個方面都是外行,而且最多也就是初中水平,對於專業一些的知識,那是真的不懂。這也讓車間裡的幾個技工相當繁忙,基本處於二十四小時待命狀態,有點問題處理不了的問題,都是他們頂上。

看到李昭到來,幾人也是上來打招呼,李昭也是一一回應。李昭這個時候來主要還是幫著檢查裝置運轉情況以及排查隱患。對這些裝置最熟悉的無疑是李昭,很多時候也就他能很好的發現問題。

和幾人打過招呼,李昭就開始逐臺檢查裝置情況,李昭設計的時候也是使用了很多現代思維,在裝置上設定了不少溫度監測點。比如接線柱,如果出現連線不牢的情況,很容易發熱,平時問題不嚴重的話,基本看不出來。

但裝上了溫度監測點就不同了,可以隨時監測各個點的溫度,對於一般部位就兩個小時檢查一次,關鍵點就一個小時甚至半個小時一次,能夠很好的避免裝置的不必要損壞。李昭來這裡,主要也是看這些監測點,不過都還好。

裝置本身設計就有餘量,而生產廠家更是軍工廠,做事也是步步到位,再加上安裝人員也是認真負責,現在裝置運轉半個月,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檢查是絕對不可能少的,什麼時候會出問題,這是誰都不知道的。

李昭來的第二個目的,無疑就是提醒安全問題,你不提醒,那麼時間一長這些人也可能出現麻痺大意的情況,但有人每天提醒,那事情就會有很大不同。

“沈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