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雅這時說道:“剛好,我也有一個這樣的採風任務,需要最少交兩篇關於秋收秋播的稿子,到時候報社擇優使用,正好這次好好看看。”蘇雅是記者,這樣的事情是常有的,可不像後世那樣,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的時代。
李昭聽到也很高興,這正好回家,也可以幫助到蘇雅,這算是工作生活兩不誤了。於是說道:“那這次你可能就有的寫了,新農機算是首次鋪開使用,效果怎麼樣,出現什麼問題,都可以寫。除此之外,就是如果真能起到大幅度提高生產力的效果,那你能寫的就更多了。”
這時的李昭,眼裡充滿了希望,愣神的望著遠方,彷彿已經回到了家裡。
週六晚上,到蘇雅家,兩人帶了不少東西,蘇雅也將李昭這次領到的票帶來了。當這麼一大把票放到桌子上的時候,仍然把蘇父他們震驚的不行,實在太多了,這哪裡是正常的家庭可以有的。
就是蘇父他自己,每個月拿到的各種票,也不到這的十分之一。而且很多還是市面上比較稀缺的票,他都不怎麼能弄到,更何況還是李昭這樣大量的了。
這時就聽蘇父說到:“這麼多啊,上次出了五百斤大米的票我就打聽了一下,怕出什麼問題。結果一打聽啊,這是有六七個地方在給你配票,還真捨得。這裡面可是有不少好東西,我都不怎麼能見到。”說著蘇父拿起那張電視機票看了看。
李昭一聽,也就問道:“叔叔,都是哪些單位,這票可給的有點多,這不會有什麼問題吧?我這也用不完。”李昭這擔心也是實情,主要是太多了,燙手。
蘇父一聽,就知道李昭在擔心什麼,於是說道:“沒有問題,這事很多人都知道,給你發津貼的三個地方就不說了,你也瞭解。現在有兩家軍工廠在給你配票,沒有給你發工資他們都算賺大了。”蘇父一說軍工廠,李昭也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自己和軍工廠打交道的地方也就那些。
“再有就是軍墾農場也在給你發,你可是給軍墾農場帶來了大改變,你上次的五百斤米票就是他們給的,我就說怎麼一看就像軍隊用的。”這個就更熟悉了,李昭原本只是想幫幫他們,沒想到給了自己這麼多東西。
於是說道:“叔叔,這些有點太多了,我也用不到啊,你看要不軍墾農場的那份就算了?”李昭瞭解軍墾農場那邊的情況,他們有不少都是殘疾,自己這麼拿著心裡就有點過意不去了。
蘇父這時說道:“給你的你就拿著吧,估計也是他們那邊用不掉的。他們都艱苦樸素慣了,我就知道他們經常將各種票送人,更有些人將自己的工資都寄出去了。你這一份算是一般的,我大概看了下,你這也就大概相當於十幾個人的票。”
“知道你沒結婚,這是在給你湊家當呢,估計過不久這腳踏車票什麼的就不會給你了。你想想現在可是六七家單位在給你配票,每家其實也就給了你雙人份的,不算多。你也可以拿著接濟下別人,特別注意,不要拿去賣了。”
蘇父說的這是實情,他們多少都知道李昭的情況,所以每家都想著李昭這肯定快結婚了,而結婚需要什麼,他們自然知道。所以這才有了最近幾個月的票都是三轉一響,外加結婚大禮包的搭配。
李昭也有個疑惑,那就是給了一張摩托車票的事情,於是就問道:“對了,叔叔,還有個事情,就是這個月的票裡還有一張摩托車票,讓我給楊廠長了,他準備給保衛科用。那是誰給配的啊?當時我就特別意外,這摩托車給我也只能成為擺設啊,都沒地方加油。”李昭挺想搞清楚這個的,這給配票的也是人才。
蘇父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於是笑呵呵的說到:“你嫌棄別人也嫌棄啊,這摩托車私人用不起,單位基本又不需要,估計是軍工那邊給的。他們的保衛都是軍隊負責,不需要,廠裡也沒人會要,還真是你們廠保衛科需要的。”
李昭一聽,就知道蘇父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也就不再多說什麼。確實如蘇父說的那樣,還真是別人用不上的,普通員工買不起,買了也沒地方加油。
而軋鋼廠則不一樣,給保衛科配車也不合適,自己一個廠長才有吉普車,不可能給保衛科也配吉普車吧。現在有了摩托車就不一樣了,直接買一個挎鬥摩托,那麼基本上巡邏都能用得上,再遇到什麼突發事件,也能及時趕到。
而蘇母這邊也根據自己的需要,拿了一些票,無非就是一些布票、副食品票什麼的。也和李昭說道:“我就拿這些,應該夠用了,幸好你這有這麼多票,我還在發愁找不到足夠的票呢,這下去看望老朋友們的東西不發愁了。”
聽到這裡,李昭突然想到聾老太太,於是問道:“阿姨,我們四合院住了一位老太太,得有八十上下了,聽說子女都犧牲了,據說還給紅軍做過草鞋,您知不知道她這事是不是真的?”李昭也就能這裡打聽到訊息,如果是真的,那不管如何,今後都要對老太太好些。
蘇母聽到這個,說道;“那我要去打聽打聽,從我們根據地出來的,在京城的我大多都知道,沒聽說過這位老太太的事情,需要打聽之後才能確定。”這個事情急不來,李昭也點頭表示知道。
再有就是蘇雅的大嫂也挑了一些,準備明天買些東西去看自己父母。李昭把票拿來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看看誰家需要,誰就拿什麼,自己留著也是浪費。
今天算是在蘇雅家吃了一個不是團圓的團圓飯,蘇雅大哥服役的地方離家很遠,一般一到兩年才會回來一次,現在顯然不可能在家吃團圓飯。
現在多了一個李昭,家裡好像也熱鬧了很多,平時一到團圓的時候,少不了唉聲嘆氣的,今年就好了很多。多了李昭,家裡一下有了生氣一般,特別是蘇雅的侄兒,現在鬧著要玩各種玩具,那氣氛一下子就好了起來。
李昭來怎麼可能不帶他的禮物,小人書就不說了,直接十本,不過選的小人書也是有講究的,都是挺有教育意義的。更有陀螺、鐵環、九連環等,既能加強運動,又能開動腦筋。像陀螺這種都是自己親手做的,在軋鋼廠用車床,幾分鐘就一個,也是為了省錢,如果都買,李昭他們帶來的這一大包,可是要不少錢。
小人拿到自己的一大包禮物,那是樂瘋了的節奏,什麼時候一下收到過這麼多禮物過?這也是李昭和蘇雅商量的結果,蘇雅家裡還是有點冷清了,這也是他們這的常態,小孩子基本都算是留守兒童。有些更是幾年都見不到父母,小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裡,很容易受到影響。
現在有了一大堆玩具,到時候絕對是一群孩子一起玩,要知道李昭給的鐵環和陀螺都是十個十個給的,到時候能招來一大群小孩。當然李昭也準備了適合女孩子的玩具,這個更簡單,就是跳棋、五子棋之類的。看到李昭準備的小孩子的玩具,蘇父哪裡不知道李昭的想法,也是笑呵呵的看著小孫子在那擺弄。
李昭這一招還真有效,弄得小孩子都不知道該玩什麼了,一會拿起這個,一會又拿起那個的,都想玩,一隻手裡恨不得多拿幾樣。這以後,蘇雅家裡估計會成為遊樂園,就是不知道到時候蘇父還能不能笑的出來。
週末,李昭一行準備回家,今天有三輛腳踏車,李昭又給蘇雅買了一輛新的腳踏車,那輛舊的算是徹底歸李星所有了。今天蘇雅還帶了一臺照相機,是從報社借的,準備好好抓拍幾張照片。
今天帶的東西很多,昨天給蘇雅侄兒的玩具大禮包就不說了,怎麼可能自己不帶一份回去,算是蘇雅給小孩子的禮物了。這一大包禮物下去,再難相處的小孩,那也都要跟你親的不行。
“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