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果然很順利的就解決了,畢竟李昭的地位擺在這,又足額支付費用。而且後勤主任聽了李昭的想法後,又給李昭加了一項,就是地磚,李昭房子現在鋪的是青磚,時間比較久了,有點坑坑窪窪,後勤主任也建議給換了。
不然房子整修之後,只有地磚沒有換,會顯得不倫不類。現在後勤處的倉庫裡剛好有一批辦公樓裝修之後剩下的大理石,量不多,正好只有五六十平了,可以給李昭家的全部都換了。這批大理石很多人都打過主意,就是量是個問題,要是再多一些,也沒有李昭的事情了。
算是李昭撿了一個便宜,得知李昭室內牆不願意刷油漆、抹石灰,而是準備給牆面貼紙的想法後,這個活也同樣給包了。不僅如此,還將倉庫裡剩下的一些瓷磚拿出了一部分,做個踢腳線,防止牛皮紙接近地面容易髒。
最後算下來,加上人工費,一共才花了一百五十來塊錢,算是很低的一個價格了。不過有一點,工人中午的飯需要李昭想辦法解決一下,這個倒不是什麼大問題,李昭最近到手了一大批物資票,是真的不差這點糧食,就是找誰幫忙做是個問題。
談完之後,約定週末開始施工,李昭就直接交了錢,並且還在招待所要了一間房,準備先搬到招待所住一段時間。還好,費用並不算貴,吃飯和平時吃食堂一樣,當然招待所食堂那也是食堂。住宿費由於李昭的級別比較高,所以也就象徵性的收了一些,李昭大概需要住半個月,包括飯票一共才收了五塊錢。
之所以約定週末才施工,主要是最近比較忙,也沒有多少時間,只有到開始建設廠房了,李昭才能有時間管這事,所以李昭約的時間是週末開始施工。而最近這幾天,李昭需要要慢慢將家裡的一些東西先找地方放,比如糧食、棉被等。
糧食還好說,畢竟準備用來給工人做飯用,自己存的那點糧本身就不夠,回來直接找好能做飯的人,交給人家管理即可,也沒幾個錢。傢俱可以直接放院子裡,看最近的天氣,應該不會怎麼下雨,棉被之類的倒是可以直接放招待所。
書籍可以放到辦公室,貴重物品李昭已經都鎖在辦公室保險箱了,自己身上只是放幾十塊急用的錢和票,這些東西也夠李昭忙幾天的,當然首先需要解決幫忙做飯的人,不然開工了,這做飯的人還沒安排,那是要耽誤事情的。
晚上吃過飯,李昭就去找了一大爺,和他說了情況,到時候來的工人大概會有五六個。這事還真的需要和一大爺打招呼,他是院裡的管事大爺,不和他說清,那是不行的,不僅如此,還要和各個鄰居道個歉,畢竟修房子會影響別人家。
最後在一大爺的建議下,李昭請了秦淮茹和三大媽幫著做飯,算是照顧兩家困難戶。她們幫著做飯,洗涮什麼的,每天管他們一頓飯,完了之後每人給十斤棒子麵就可以了。之所以請兩個人,也是無法,她們還要照顧家裡的老小,一個人忙不過來,這還因為是放假期間,不然更麻煩。
也在一大爺的帶領下,拜訪了各位鄰居,給每家的小孩發了點零食,當家的給包煙意思一下,一共花了李昭三塊錢。有這三塊錢和沒這三塊錢是不一樣的,你什麼都不給別人也不好說什麼,但你會不會少點什麼東西,那就不好說了。
辦完這事,李昭也將東西慢慢帶走。接下來的幾天,果然很忙,電渣爐簡單,已經完成設計,開始製造了,但水壓機和廠房設計都很麻煩。開始就在廠房規模上有了分歧,按照李昭本來的意思,就是建造夠執行十臺的廠房就可以了。
畢竟以後其他鍊鋼廠也可以建造,而且各個機械廠如果需要也是可以建設的。軋鋼廠建設十臺,每年也可以生產個幾十萬噸了,應該已經完全夠用了。哪怕加上賣給大毛的,也絕對夠了,李昭就沒有想過大毛會訂購超過十萬噸每年。
但是李昭不知道的是,昨天他交上去的配方刺激了上級領導,最後在各級領導的一致決定下,準備給電渣爐廠房留足五十臺的空間。這一次不僅將位置全部留好,而且還考慮以後建設更大規模電渣爐的需要,將預留坑也進行了擴大,包括李昭在建的幾個,這是李昭沒有想到的。
這是還沒建設,就做好了換更大裝置的準備了,這著實有點打臉,讓李昭感覺有點掉面子,這是有多嫌棄十噸級別的裝置啊。李昭當然是反對的,小噸位的畢竟有小噸位的作用。現在國內也沒有那麼多的鋼鐵產量來消耗啊,現在紅星軋鋼廠每年也不過生產一百多萬噸鋼材,建的再大,也沒原料用啊。
更何況如果達到五十臺的規模,就算都是十噸的,那生產能力也將是恐怖的,每年幾百萬噸是沒有問題的,短期內哪裡用的了這麼多合金鋼。當然這也有可能是上級計算之後,覺得利潤很大,準備好好薅羊毛了,不過這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李昭也有點無能為力。
當然李昭不知道的是,這和他交的配方種類太多也有關係,上級研究後覺得需要給軋鋼廠安裝更多的生產裝置,以便能同時生產更多種類的材料。而且決定短期內配方里所有的材料都由軋鋼廠生產,以便更好的管理。
畢竟秘密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洩露,目前只讓軋鋼廠生產,只要做好審查以及管理,可以很容易的將秘密控制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特別是這個方案在廠房內設定了鐵路,與運煤和鐵礦石的鐵路直接相連。
由於廠房建設的很大,轉運貨物的時候,火車可以直接停在廠房內用行車吊裝。不僅如此,也許是天意,李昭本來只是想選擇一塊儘量離發電廠最近的位置,但沒想到的是,這個位置還是軋鋼廠最偏僻的位置。這裡離發電廠最近,但同時也離公路最遠,和其他廠房的距離也比較遠。只要在廠房外圍做好警戒,這裡基本不會與外界有太大的交流,天然就具備保密的特性。
確定方案之後,週五就拿出了設計圖,這也是真的拼命了。考慮的很全面,這個方案李昭很滿意,一眾總工也很滿意,也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就這樣,確定了方案,第二天就可以開始建設。
專案進行到這個時候,李昭就可以稍微輕鬆一下了,後面的事情主要就是不時到工地上盯一下進度,然後和幾位總工一塊稽核每天交上來的圖紙,再根據任務進度及時調整任務量就可以了。
水壓機現在是水磨的功夫,需要的圖紙太多了,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李昭可是基本將所有需要的裝置都給設計了,特別是增壓泵,這是能不能拿出足夠壓力的基礎,馬虎不得。當然現在人員很充足,進度還是不錯的,每天都能完成差不多五六百張圖紙,按這進度,一個多月肯定可以完成。
第二天建設人員就開始進場,先是平整地面,這個時代由於缺乏機械,所以基本都是人海戰術。李昭來到施工現場,就看到這裡已經站滿了人,估計最少也有上千人。機械比較少,除了一些攪拌機以及壓路機這些裝置外,其他基本都是靠人工,包括挖地基。
李昭記得鐵人王進喜,就是這個時代的人物,具體什麼事情李昭已經記不大清,只記得是因為水泥攪拌不開,他就直接跳進齊腰的水泥裡,人工攪拌,最後成功完成油井建設,王進喜就是這個時代很多人物的真實寫照。
現在李昭主要就是跟進這邊的建設,建築這一塊他不怎麼懂,也就看個熱鬧,所以除了每天看看進度以外,其他的事情他是一概不問的,不過進度真的很慢。
由於廠房使用時需要吊裝大質量鋼材,所以需要安裝大型行車,地基的要求也非常高,以李昭的計算,只是地基,就需要挖幾天才能完成。接著還需要扎鋼筋、澆築混凝土,地基這一塊沒有半個月到一個月別想完工。
“沈兄!”
“嗯!”